1、《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关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全书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B.保尔参加艰苦的筑路时得了伤寒,这次病愈后,保尔在烈士公墓悼念革命战友,思考生命的意义。
C.保尔与冬妮娅青梅竹马,在冬妮娅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然而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保尔是与妻子达雅同甘共苦,最终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3、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萧山想请教数学老师一个问题,但老师下午因开会没在学校,第二天早上,萧山在校门口碰到数学老师说:
A.老师,您昨天下午怎么没在学校呀。
B.老师,我可算找到您了,这道题我不会,快给我讲讲吧,谢谢老师了。
C.老师,您今天来上班了?现在能给我讲数学题吗?
D.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4、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人一生,踏过石径的清露,别过孤亭的霜叶,最美或许就是那么一刻。空山月凉思人时,月色给你包扎好尘世的伤口,你仍有保养好的微笑。在每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温慈,莞尔,一笑。即使多少年过去,你一生经历怎样的沧海桑田,都不敌你那一笑。山花烂漫,山河故人,皆认得你。
A.踏过(石径的)清露。(用符号标示的句子成分是正确的)
B.月色给你包扎好尘世的伤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你仍有保养好的微笑。(本句主干是“有微笑”)
D.即使多少年过去,你一生经历怎样的沧海桑田,都不敌你那一笑。(本句是陈述句)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②舍,翛然③尚闭关。
【注】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③翛(xiāo)然:形容无拘无束,超脱或自由自在的样子。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颈联中的“句中眼”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6、古诗文积累。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会当凌绝顶, 。
(2) ,恨别鸟惊心。
(3)阳春布德泽, 。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 。
(5) ,草色入帘青。
(6) ,濯清涟而不妖。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8)晴川历历汉阳树, 。
7、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了一条非常有远见的预言,其内容是?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B.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通过这些描写揭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
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的痛。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2】请品读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句,分析其内涵。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3】请简要分析“城管巡查”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5】文章中有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个不同的人的言行具体分析。
9、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我们热爱大自然,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与这神奇的大自然息息相关,无论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还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也无论是山川田野,江河湖海,还是平原沼泽,冰封雪冻……都会进入我们的眼帘,进入我们的生活。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镜。”请用你的慧眼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悟美,用你的妙笔去描绘美。请以“最美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为你的作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②为了内容的充实,最好不要少于600字,书写要规范工整;③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