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中考山东东营卷)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 ;一阵风起, 。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2、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书体展现出不同的风采。下面是班级书法鉴赏会上的四幅书法作品,张铭同学在鉴赏其中一幅书法作品时说:“字形扁方,呈蚕头雁尾之势。”他说的书法作品是( )
A.
B.
C.
D.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迂(yū)腐 琐屑(xuè) 虚诚 骚乱
B. 鄙(bǐ)视 讪(shàn)笑 淹没 白昼
C. 擦拭(sì) 奔丧(sànɡ) 颓唐 损命
D. 侥(ráo)幸 勒(lē)转 狼藉 轻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多少年来,几代执着的中国人殚精竭虑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B.这次期末考试,小洲考得很不理想,他为此郁郁寡欢,一句话也不说。
C.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地打闹、大声喧哗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D.长假之后,不少同学疲惫不堪,下课狂补觉,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沉睡的同学才如梦初醒,睡眼惺忪。
5、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品读诗文,补全下表中的批注内容。
归类摘抄 |
|
|
| 批注 |
|
| |
| 诗句 |
| 修辞 |
| 内容 |
| 主题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拟人 | 我把我对你的担心托付给明月,让它伴你到夜郎西去。 |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担心和关心之情。 |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 _____ | (2) _____ | (3) _____ |
6、通过活动,同桌写了如下心得,请帮他填空:诗文中蕴含至善的道理。值得我们学习积累、理解探究,正如《虽有嘉肴》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其善也。”
7、名著阅读。
(1)下面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从监狱出来后,是冬妮娅求母亲把他藏起来。后来在海滨疗养时住在母亲老友家里,并引导达雅加入苏维埃,最后结为夫妻。
B.“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2)下边这幅图是连环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的一幅插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图片上的故事情节。
(3)同学们已经读过《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有学生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
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你的记忆是独特的吗
云 裳
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拥有“独家记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你错了。科学家第一次用明确的证据表明,人类采用几乎相同的脑活动来记录和追述共同的经历,而不是用随机的、个别的方式储存和回忆事件。
此前的研究表明,人们第一次储存某件事和此后回忆该事时,相同的脑区被激活。但是,不同的人是否以同样的方式编码相同的记忆?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储存和回忆某件事时,每个人的脑活动十分相似。这项研究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记忆障碍疾病的早期征兆。
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监测22名志愿者的脑血流情况,以追踪其脑活动。首先,让志愿者观看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的一个长约50分钟的片段。紧接着,让志愿者尽可能详细地回忆和陈述剧中情节。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每个人的记忆都很好。例如研究人员最初预计大多数志愿者能陈述10分钟左右的情节,但事实上志愿者描述剧情平均花了20多分钟,包括福尔摩斯戴的帽子类型、公寓的颜色,以及角色间的关系等。
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志愿者看电视剧时的脑活动与回忆剧情时的脑活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情景下的脑活动模式十分相似。
随后,研究人员甚至可以通过查看fMRI结果,准确地断定志愿者在陈述哪些剧情场景。这意味着不同的回忆对应着不同的脑活动模式。
接下来,研究人员先将志愿者在观看电视剧阶段的脑活动整合成一个单一、平均的模型;再将这个平均模型与个体志愿者回忆阶段的fMRI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每个人的脑活动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可以预料个体回忆时的脑活动与志愿者观看电视剧时的脑平均活动不能很好地匹配。但是研究人员发现,每个志愿者回忆时的脑活动与观看电视剧阶段的脑平均活动密切匹配。这意味着我们经历相同事件时,大脑以非常相似的方式组织记忆。
之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涉及记忆时,人类脑活动的相似性主要被限制在“低级”脑区,如海马、杏仁核,这些脑区在人类以外的其他脊椎动物中也同样存在;被认为包含独特的、个性化的脑活动,往往被认为主要涉及记忆的“高级”脑区,即躲藏于人类复杂的大脑皮层中。有趣的是,该研究中发现的这种共同的脑活动模式只存在于“高级”脑区,即大脑皮层,包括后内侧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皮层。这就使得科学家重新思考人类记忆中的个性化和特殊性。
如此看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甚至在精确的脑活动水平上)十分相似。研究人员表示,这并非偶然,不同的人拥有相同的记忆方式才能使我们彼此之间交流自己的记忆、经验时更加容易。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研究与记忆相关的神经性疾病的科学家,或许能够利用这一研究结果开发更精确的检测方式。
未来,这项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但无论如何,这项研究都提示着我们,人类记忆时的大脑模式是相似的。(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针对“你的记忆不是独特的”,作者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
【2】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项研究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记忆障碍疾病的早期征兆。
【4】第⑩段“或许能够利用这一研究结果开发更精确的检测方式”中的“研究结果”指什么?
9、以“点亮心中的那盏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然后作文。
②不得少于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