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江门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改革浪潮一波又一波,如火如荼,势不可当。

    B. 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C. 两岸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D. 马上就要考试了,同学们都急得满头大汗,可小明还闲情逸致地看书。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句是(   )

    A. 孔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B. 《论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写的一篇著名的随笔。

    C. 《夜雨诗意》选自《文化苦旅》,作者是余秋雨,当代学者、散文家。

    D. 柳宗元,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一项是( )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还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C.《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六义”。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她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C.当一切戛然而止,这个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静,人们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遥远。

    D.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①写作此诗时,杜甫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②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

    【1】简要赏析首联中“赴”字的妙处?

    【2】联系全诗,说说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名句。

    (1) 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 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去三山去!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题。

    片段一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片段二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2)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竹笋印象

    仇士鹏

    ①我对竹笋的印象,一直是励志和积极的。

    ②在黑暗中积累了一季的力量,竹笋用根握紧了大地的脉动。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当春雨洒落,它便猛地抬头,捅破大地,一跃而上。或许从蚂蚁的视角来看,那就如一座座巍峨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③高中时一位同学很喜欢竹笋,不仅在课桌、墙边贴满了竹笋的卡通照片,还写下座右铭像竹笋一样,一鸣惊人。他也是这么做的。

    ④在高一,他算是班里的拖油瓶,时常挂在成绩单的最后一名。那应当是他生命里的冬天。他学习基础很薄弱,听课时经常掉线,但他并没有自甘堕落,和顽劣者沆瀣一气,而是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般,牢牢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无论我什么时候看他,他都在低头刷题。终于,在高二摸底考的时候,他冲入了班里的前二十;在高三,更是直接迈入了年级前十。那时候,他已经从一根不起眼的竹笋,长成了翠色欲滴的青竹。

    ⑤他很喜欢吃竹笋,尤其喜欢吃竹笋炒肉,素雅和荤腥相遇,鲜味便在猛烈中有了更加悠久的余韵。《诗经》有言:其蔬伊何,惟笋及蒲。竹笋虽是幼年期的竹子,却有极佳的口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只有亲口品尝了竹笋的滋味,才能真正明白苏东坡流连忘返的原因,才会理解陆游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感叹。竹笋炒肉和酸辣土豆丝作为当年我们食堂里的常客,也成了我们青春回忆里一枚盘子大小的印章。想来,竹笋确实很像那时候的我们,青涩而又灰头土脸,未来的光芒都还在体内深藏,我们自以为的伶俐,在如今看来也是如此笨拙而又天真。

    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笋着实其貌不扬。母亲时常对我开玩笑说:你以后要像竹笋一样,做事有冲劲,但又不招摇。她说,不能像花花草草那样,个子长不高,心思全都放在花香上了。看看竹笋,不妖不艳,踏踏实实,长大后还十分虚心。当然,还要有足够厚的脸皮。每次下雨后,竹笋就一个赶着一个地冒了出来——它们只会把谦逊留给大地和阳光,却绝不会把生存的机会拱手让人。早一点破土,多长高一点,就能吸收到更多雨露。

    ⑦母亲说她以前因为害羞,错失了某次上台的机会,单位领导因此便没能发现她这匹千里马。她经常对我念叨,不管心里多么不好意思,也要像竹笋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知道竹笋听到母亲的评价会是如何表情?或许在那满是泥泞的外皮下,也有一张因害羞、紧张而红扑扑的脸吧。

    ⑧我最喜欢的,却是看父亲挖竹笋。

    ⑨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在竹林里走来走去也发现不了被泥土抱在怀里的竹笋。而父亲不一样,在乡野中土生土长的他,目光一扫,便能找到笋的痕迹,锄头一刨,就把竹笋挖了出来。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无中生有的魔术。所以每次和父亲上山,都像是一场邂逅惊喜的旅程。我虽然只是一个旁观者,也能分到一点竹林的恩泽——当母亲用山泉水把父亲挖到的竹笋做成汤,我一口口地饮,似乎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因为这时,春天好像也从我体内,破土而出了。

    【1】选文围绕竹笋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补全。

    (1)①

    (2)我们当年在食堂吃竹笋。

    (3)②

    (4)③

    (5)我饮竹笋汤,又与自然达成了默契。

    【2】“我”对竹笋的印象是怎样的?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3】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当春雨洒落,它便猛地抬头,捅破大地,一跃而上。(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每次下雨后,竹笋就一个赶着一个地冒了出来——它们只会把谦逊留给大地和阳光,却绝不会把生存的机会拱手让人。(从修辞的角度)

    【4】第⑨段先说“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后面又说“似乎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5】当前,一些青少年衣食富足,未经风雨,也没有了“竹笋印象”。请结合文本,简要说说当代青年应如何重拾“竹笋”精神。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不能忘记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结合自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班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