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梧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郡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②怜:想。③未解:尚不懂得。④虚幌(huǎng):透明的窗帷。

    A.【甲】诗开篇写春望所见。“国破”和“城春”的强烈对比,为全诗营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B.【乙】诗写诗人想象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充满对妻子的思念。

    C.两首诗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也都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抒写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情景交融。

    D.两诗情感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借助大量虚写传达情感;【乙】诗虚实结合抒发情感。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罪有应得

    B. 战士们靠近边缘向下一看,头晕目眩,觉得眼前的大岩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天花乱坠

    C. 面对金融危机,如果国家安之若素,那么国民就会大失所望

    D.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事倍功半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 3、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A.篮球是一项集体运动,要想赢得比赛,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尤其需要团队配合。

    修改:将“尤其”改为“更”。

    B.本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清洁本溪,爱我山城”志愿服务。

    修改:在“服务”后加上“活动”。

    C.在国人的期待中,“神舟十三号飞船”三位航天员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凯旋归来。

    修改:把“凯旋”删掉。

    D.《长津湖》这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对我非常感兴趣,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大片。

    修改:把“一部”放到“大片”的前面。

  •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首/          奉/才傲物          形文字/而不舍

    B.竹/艾          然/无声息          风雪途/歌载舞

    C.劈/        口/三字          典忘祖/见不鲜

    D.鸠/恣          /飞来          不容发/黑白相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词阅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中“属国过居延”一句中“属国”的意思是_________。“单车欲问边”中“问边”的意思是_______

    2自选角度,赏析颔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5)《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简练的笔墨交代了自己奉命出使的地点和事由,单车出行,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的心境。

    (6)李白出蜀入楚,写下了《渡荆门送别》,诗中由描写美景转入抒发思乡之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不写自己思念家乡,而写家乡之水对自己恋恋不舍,遥遥相送。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写道:“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两个词语里——希望和等待。”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生平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①茶的生长主要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部分。营养生长在前,植物从空气、土壤、水中汲取养分,并将之变成自身可利用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而生殖生长在后,在适宜的环境下、植物利用营养生长的物质,完成发革,成长、繁殖等植物生命的一系列变化。

    ②一般说来,茶树会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冬季,优先完成营养生长过程,大量氨基酸被积累在叶片中,所以早春的茶叶颜色微黄、苦味轻、提神效果差,但鲜甜味明显;而到了天气暖和之后,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会齐头并进,还有一部分氨基酸会被转化成叶绿素、茶多酚,此时茶叶的颜色变得鲜绿好看,苦味加重,与鲜甜味逐渐平衡。与此同时,春暖之后茶树开始生产咖啡因、茶碱等植物碱,少量摄入咖啡因有提神、镇痛的效果,这是人类最早发现并关注茶叶、咖啡、古柯叶等嗜好类植物的基础动因。

    ③唐朝之前,中国人喝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摄取植物碱,喝法也以加入牛羊奶、盐的“混煮”和加入大米、小麦、花椒、大料的“羹饮”为主。所有的辅料,只是为了遮蔽茶叶中令人不悦的苦味、涩味,在提神的同时获取一定饱腹感。

    ④但到了唐朝,陆羽的《茶经》的横空出世,让人们开始学习“清饮”:也就是不添加任何辅料,慢慢品尝茶叶里微妙的苦涩味、鲜甜味,最终获得提神、兴奋、惬意精神状态的整个过程。所以,《茶经》里出现各种饮茶法,包括水煮的“煎茶”、磨粉的“点茶”、火焙的“焙茶”,都是为了尽可能破坏茶的植物细胞壁,让氨基酸、酚类和植物碱尽可能多地萃出,满足人们对茶本身风味的品赏。在这一时期,饮茶逐渐成为了一种高级的审美。

    ⑤宋人的饮茶方式渐趋繁复,开始产生了“斗茶”“分茶”的文化,茶艺发展穷精极巧。一杯上品“点茶”的制作至少得使用十二件工具、历经十几道工序,对于茶的鉴赏标准也从原来的“重味”,过渡到了“重艺”。唐时的饼茶已无法满足此时的茶艺要求,宋茶在采制技术上更为精致、讲究,“龙凤团茶”就是这一时期茶品的典型代表。

    ⑥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止进贡团茶,改为散茶,风气为之一变。“散茶”指的是采摘后直接脱水干制的茶叶,类似今天的绿茶或白茶,可以直接冲泡饮用,但由于没有经过深度发酵、紧压或打碎,萃取率很低。在大明政府的推动下,饮用散茶逐渐成为潮流。尤其是白瓷制造技艺的成熟,以及后来玻璃器的传入,中国人开始学会欣赏茶芽在杯中卷曲舒展,并尝试制成了今天的洞庭碧螺春、龙井旗枪等外形漂亮的茶叶,衍生出一整套基于散茶的审美逻辑。

    ⑦更关键的是,由于散茶很难萃取出类似中国点茶、日本抹茶那样浓郁的茶汁,中国人于是反其道行之,尝试以清淡、清新的茶味取胜。明前茶、雨前茶,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学着因地制宜、学着适应环境、学着春风吹又生,这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美德,也是中国茶文化重生的契机。

    (选自魏水华《食味艺文志》,有删改)

    【1】根据上文内容把下图中(1)(2)(3)处填写完整。

    (1)_______        (2)______        (3)______

    【2】图中需要一句总结“中国茶文化”发展特点的语句,请你补全图中茶博士的话。

    【3】图中茶树上为什么罩上遮阳网,小组成员小语同学对此有疑惑,请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为其解惑。

    链接材料

    光照时间对茶树生殖生长的影响较明显。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茶树的生殖生长就加强;采取遮荫措施,茶树的生殖生长就受到抑制。

    【4】图中是“茶”字吗?小语对此有疑惑。本学期我们读过《经典常谈》,从中了解了许多传统文化经典,请你推荐其中一部经典帮其解惑,并简述推荐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刻骨铭心,或温暖美好。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你曾告别了什么?又将告别什么?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可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