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起来。”(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这个句子的成分划分是正确的。)
C.“我喜欢思想深刻,语言朴实的传记类书。”(这句话的主干是“我喜欢传记”)
D.“别在那儿偷偷地笑了!”(这是一个祈使句。)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关雎》出自《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懂事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钢铁般战士的故事。
C.《登勃朗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D.《核舟记》作者魏学洢,选自《虞初新志》,是由清代张潮编著。
3、下列作品、作家、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梁衡——《梁衡文集》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藏北游历》
C. 《登勃朗峰》——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D.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课堂内外》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小明的家里很富有,他家开办一家很大的生产企业,但是却为富不仁,仍然和其他同学一样衣着朴素,不讲究吃穿。
B.我们要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追求事业,成就自我。
C.将军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站在军装笔挺的众多将领中,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D.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虽然是个男教师,但上课时对同学和颜悦色,耐心指导,从不生气。
5、古诗阅读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这首诗体裁是____________;所押的韵是____________。
【2】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
6、默写。
(1)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4)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5)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论语·雍也》)
(8)李白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化抽象为形象的比喻,来表
达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只能愁上加愁的句子是 , 。
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周亚大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是东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是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食》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D.小说《骆驼祥子》中除了祥子,还描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抢车的大兵、不给母亲吃饭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2)填空。
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你会知道萤在开始捕食它的俘虏以前,总是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它捕捉并食用。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克服重力,身心自由
杜梦薇
①2022年2月5日,一大早醒来,苏翊鸣在房间里打开电视。电视上已在直播女子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预赛。
②接着他看到了很多人失误,开始想:我失误了怎么办。压力从电视那头源源不断地传过来。一直到午饭时间,他什么都吃不下去。这是苏翊鸣从未有过的体验。
③他走回房间,躺下来,开始思考。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在乐观积极的状态下可能会完成得更好,应该把终于等来的比赛用最开心的方式去享受。
④这就是北京冬奥会期间,苏翊鸣完成思维变化的那个上午。全程他一个人待着,没有和任何人交流。“别人再怎么说,我自己不这么想,我就不会这么做。我必须得成功地让自己这么认为,而且我一旦这么想了,我一定可以做到。”苏翊鸣语气坚定,眼神里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
⑤从那之后,他真的做到了。当天下午的训练,第二天预赛,之后的决赛,以及一周后的大跳台项目。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完成动作。
⑥某种程度上,这是他的武器——“想明白了就能做到”。
⑦顶级运动员练到最后拼的是脑子,最高境界是自己能当自己的教练。
⑧全力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这3年多时间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苏翊鸣有一年半的时间独自训练,这对他而言是“天翻地覆的改变”。在那之前,他已师从日本冠军教练佐藤康弘。佐藤康弘技术细腻,他能一眼从繁复的运动轨迹中找到某个需要调整的点。在拿到奥运冠军后,苏翊鸣反复讲,没有佐藤教练就不会有今天的他。
⑨教练不在身边的那段时间,向上爬坡的苏翊鸣迷茫而沮丧。由于疫情关系,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通过视频获得远程指导,剩下的一切都需要他自主判断,独立思考。
⑩在这种不安之下,苏翊鸣又开始调动他的“武器”。想明白了,苏翊鸣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他每天第一个上山,最后一个下山,一直练到缆车停了,雪道关闭,再坐着雪地摩托上去,他的自信一点一点在积蓄。
⑪2021年6月,当苏翊鸣和佐藤康弘再次相见时,他觉得“我们彼此都达到了最好的状态”。苏翊鸣拥有了充分的自我认知和强烈的自信心,佐藤的每一句指导他都能完全吸收,迅速执行。
⑫男子单板大跳台决赛是本届冬奥会最“卷”的一场比赛,几乎每个人都在尝试1800,每个人都有夺冠的实力和可能性,足以计入单板滑雪的历史。在电视机前观战的苏翊鸣的姥爷,在比赛开始前连吃了两颗降压药,“心跳得和大跳台一样高”。
⑬但镜头捕捉到的苏翊鸣是松弛的。他戴着耳机(其实并没有听音乐),看不出来有紧张的神色。人们看到一个卷发少年踏着滑板从雪坡上缓缓滑出——他的速度越来越快,越过栏杆、越上陡坡,然后腾空飞起……1440、1620,他飞出了全场第一个1800并稳稳落地!在一片雪浪中苏翊鸣滑向终点,捂着脸躺在地上。裁判打出分数,88.70!全场第二高分!
⑭苏翊鸣说,当他极度专注的时候,如入无人之境,连记忆都被覆盖掉了。除了最早的那个上午,所有芜杂的念头,全部是在比赛结束之后才进入他的脑海的。
(选自《读者》2022年14期,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要写发生在苏翊鸣和教练之间的故事?
【2】赏析文中画线句的妙处。
(1)在电视机前观战的苏翊鸣的姥爷,在比赛开始前连吃了两颗降压药,“心跳得和大跳台一样高”。
(2)人们看到一个卷发少年踏着滑板从雪坡上缓缓滑出——他的速度越来越快,越过栏杆、越上陡坡,然后腾空飞起……1440、1620,他飞出了全场第一个1800并稳稳落地!
【3】结合全文,理解标题含义。
【4】你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校刊,以下栏目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
A.《岁月如歌》 C.《青春榜样》
B.《热血少年》 D.《人物速写》
9、请以“你是我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感激”“牵挂”“欣赏”“佩服”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不要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