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宽慰 静穆 狩猎 风雪载徒
B.嘱咐 怅惘 盘旋 周而复始
C.震撼 两栖 喧壤 草长莺飞
D.磅薄 追溯 腐蚀 天衣无缝
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汽车在望不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比喻)
B.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只觉得它是树?(反问)
C.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拟人)
D.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面对它们,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比喻,设问)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B.云南石林的石头,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C.中国古代名画展上人头攒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
D.王小波是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4、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长篇小说集,收录在《鲁迅全集》中。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被封为金身罗汉。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②暮天迥,青枫③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④。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⑤?
(注释)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②摇落: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哀。”迥(jiǒng):高远貌。③丹枫:枫叶经霜已经变红,故称丹枫。④背人飞:离人而去(飞)。⑤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1】下面对诗中所表现出的作者心情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凄清孤寂 B.轻松愉快 C.缠绵悱恻 D.惆怅悲愤
【2】下面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B.“独鸟背人飞”,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蕴含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
C.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展开景物的描写。
D.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发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当余之从师也, ,行深山巨谷中。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
(6)爱惜芳心莫轻吐, 。
(7) ,好去到人间。
(8) ,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 ,《 》 )
7、印第安·乔要报复____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发现跟踪,他赶紧报告威尔士,威尔士带两个儿子持枪抓捕,但印江·乔埃逃跑了.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①高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场馆更智能,还能让办赛更“绿色”。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的首次,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
②同时,科技赋于的“绿色”还体现在细节之处。北京冬奥会境内楼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以玉米、暑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赛时将在延庆、张家口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将替代柴油发电车,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雷中心测试备用。
(选自2021.11.23《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①当风洞给定风速,超大“电扇”开始运转,运动员在安全绳的牵引下腾空,风洞内渐起的气流给予运动员升力。当运动员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时,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运动员要做出跳台滑雪的空中飞行姿势,并在教练的保护下维持这一空中动作长达数分钟,以有效提升运动员在空中保持最佳姿态驾驭雪板飞行的平衡能力。
②吊飞训练只是体育风洞的功能之一,风洞测试区洞体内径长64米,宽20米,高17米,包含水平、倾斜度分别为11度、32度的两个斜坡,可开展运动员助滑、起跳、飞跃等阶段的模拟训练,不仅使有效训练的时间得以延长,还可以不受天气状况、季节影响,实现四季训练、高效训练。
③正是借助风洞测试,跳台滑雪运动员的飞行姿势由平行雪板改为V字形动作。因为与平行雪板相比,V字形姿势能减少28%的风阻,可以提供更多的升力。此外,在飞行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依靠手臂摆动控制身体平衡,该项技能的掌握也需要在风洞设备中不断强化。
④据了解,在“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整体规划,我国已经建成了包括二七厂科训基地体育综合风洞、涞源跳台滑雪专业风洞在内的体育风洞集群,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还联合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进行冬季项目风调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攻关,已经形成了包括冬季项目风洞训练体系、运动姿态优化减阻技术、队列优化减阻技术、赛道赛时环境风评估与应对技术、运动装备风阻性能评测技术的完整体系。随着应用技术的成熟,未来或许还能应用在群众体育中。
(选自《体育风洞为运动员插上科技的“翅膀”》,2021.11.23《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①装备的日新月异,让训练更科学,运动更安全,更符合大众需求。大到赛道、雪场,小到服装、冰刀,每项装备的进步都来源于科技创新之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高精度赛道由中国首支混凝土喷射“铁军”自主建成,赛道制冰采用氨制冷系统,全程覆盖术结构遮阳棚系统避免了阳光直射。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运动员气动姿态优化、冰雪表面摩擦减阻、减阻面料及装备研发、夏训装备材料研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运动员在同等训练水平下提高成绩提供了条件。这些装备和技术的进步关乎竞技体育的水平,关注普通使用者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照全民冰雪运动的健康发展。
②智能数据,正在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辅助运动员科学训练方面,人工智能设备可以构建人体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测量及分析系统,用来检索、收集、筛选、分析运动员的速度、心率、呼吸、发力方式等一系列以前难以量化的数据。人们以此为依据,发现肉眼不可察的技术错误,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为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此外,数据的智能融合,能够推进冰雪产业多元化现状分析,给决策者提供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参考。比如,以气象、交通、旅游等数据为衔接点,人们可以找到冰雪运动与各领域各产业的交集和相互关系,借此改善运动场地的建设运营,进一步带动冰雪旅游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③对5G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为拓展冰雪运动的观赏体验提供了更多可能。当前,一些具备“现场拍摄一云端处理-客户端”技术链路的穿戴设备已走向大众,支持用户从不同角度和位置观赏冰雷运动比赛。VR技术、智能化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使冰雪运动突破气候和地域的限制,顺应“北冰南展”的体育发展态势,降低冰雪运动的体验门槛,满足全民健身、线上体验的多样化需求。
(选自2021.12.14《光明日报》)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全部实现绿电供应: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冰面碳排量接近于零,实现了节能环保。
B.本次冬奥会力求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其替代品主要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
C.借助风洞测试,跳台滑雪运动员的飞行姿势山平行改为V字形动作。
D.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高精度赛道由中国首支混凝土喷射“铁军”自主建成,赛道制冰采用氧制冷系统。
【2】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运用的说明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二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体育风洞为运动员插上科技的“翅膀”》,该标题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风洞测试在体育训练中的作用。
C.材料三第①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高精装备在场馆建设及训练方面的运用。
D.材料三第③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当前5G技术对扩展冰雪运动的体验起到了推动作用。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说说哪一项不是冰雪运动的科技创新的体现( )
A.装备的日新月异,让训练更科学,运动更安全,更符合大众需求。
B.智能数据,正在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C.冬奥会的举办,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因此也促进了科技创新。
D.对5G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为拓展冰雪运动的观赏体验提供了更多可能。
【4】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科技创新在冬奥会中的意义。
9、作文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情………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