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
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 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③⑤①④②
B.⑤①④②③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①②④
2、口语交际有技巧,与人交流尤需随机应变,巧妙应对。下文张生回话所采取的技巧是( )
隋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即召与他闲谈。有一年寒冬腊月,杨素对他笑问:“听说你足智多谋,无惑不解。今日家中有人蛇咬足,你如何医治?”张生回答:“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即治。”紫问:“五月何处得有雪?”答云:“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咬?”素笑而道之。
A.虚应故事且答非所问
B.委婉含蓄并旁敲侧击
C.巧言令色以投其所好
D.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滞笨zhì 绮丽yǐ 瓦砾lì 诘问jí 两栖qī
B. 藩篱fān 蟠pán龙 繁衍yăn 鼹yăn鼠 吊唁yàn
C. 寒噤jìn 归咎jiù 荒谬miào 愧怍zuò 狡黠(jié)
D. 追溯sù 阻遏è 拂晓(fó) 震悚sǒng 锐不可当(dǎng)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阵阵疾风吹过,松林翻动起伏,涛声滚滚入云霄。”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实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文学体裁。
C.“报君黄金台上意”一句运用典故。“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D.“央视推出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一系列电视剧,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是一个病句。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如何理解颔联中的“征蓬”一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用得好在哪?
6、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_。选贤与能,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4)《卖炭翁》中以动作描写揭露唐代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的诗句是:_____,_____。
7、《三个火枪手》的作者是 。
8、阅读《奶奶的茶园》,完成下列小题。
奶奶的茶园
甫跃辉
①奶奶的茶园在很远的山上,实际上是一座荒废的无人打理的茶园。不记得第一次随奶奶进茶园是几岁了,也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印象中的茶园恒久地保持着一个样子:荒僻荒凉又生机盎然。回想起来,大概也不过几十上百株茶树。高的高低的低,有的羸弱,有的丰赡,有的旁逸斜出,有的张牙舞爪。只要一进入那片茶园,我便胡乱跑开了——偶尔,也帮着奶奶摘些茶叶,不过摘得两捧,就撂挑子不干了。如今想来,那便是我的百草园啊,我可以尽情去搅扰那杂草,去攀折那灌木,去看一朵一朵的野花,有不起眼的鼠曲草,也有夺目的茶花。
②奶奶摘够了茶叶,或者把这一片茶园都摘秃了,我们才重新钻出小树林。回到家后还有很多活要干。奶奶先是找出一个大的簸箕,把背篓里的茶叶倒出来,翻晒一下,清理掉不小心混进里面的杂物;然后把茶叶下到大铁锅里,那铁锅直径将近一米,茶叶绿蓬蓬地堆了大半锅;接着,烧上火,烘焙。这是个慢活儿,急不来的。也不记得需要多久,那小山似的茶叶才软塌了下去,烟气袅袅,茶香四溢。烘焙好的茶叶再次回到簸箕上,奶奶蹲下身,将滚热的茶叶一遍一遍在手下揉搓。我摸过,那时的茶叶又湿又烫,不知道奶奶怎么能禁得住;这一切工序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奶奶把揉搓好的茶叶匀匀地散开在簸箕上,端到太阳底下晾晒。奶奶有一双“解放脚”,走起路来并不是很方便,人又很矮小,两手伸展开端了那直径远超一米的铺满新茶的簸箕,她便踮着脚,身子吃力地朝后拗着。
③过不了多少日子,新茶晒干了,留下一部分给家里,剩余的,都由奶奶背到街市上去卖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奶奶到街上卖过茶叶,卖过麻绳,大概还卖过些别的什么小零碎。可我一次都没跟她去过。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我全然不知道。
④黄昏里,奶奶回来了,背篓里多少会有些吃的,有时是几个橘子,有时是几根香蕉。
⑤考上复旦那年,家里为我上学的费用东拼西凑,谁也没想过要和奶奶说说这事。一天下午,奶奶把我叫到跟前,翻开一层一层衣襟,翻出一个敝旧的装洗衣粉的塑料袋子,袋子用细麻绳绑缚得严严实实的。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捏出来,递给我。
⑥“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
⑦我怎么能要呢?我推脱着,说家里的钱够了。
⑧“那不一样,这是奶奶的心意。你不要嫌少,奶奶卖茶叶和麻绳攒下的。你拿着!”
⑨可是,我怎么能要呢?
⑩终究,我没要奶奶的钱,奶奶脸上显出失落的神情来了,她仰起头,一双遮了厚厚阴翳的眼睛注视着我,我低垂了头,一再跟她说,家里的钱够用的,够用的。
⑪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多岁的奶奶是再也不能上山摘茶了。渐渐地,老家的朋友到上海来,会带些老家的茶叶给我,有红茶绿茶也有普洱茶。奶奶没喝过我喝过的这些茶——我忽然意识到,奶奶似乎根本就是不喝茶的啊。而我呢,也再喝不到奶奶做的茶了。
⑫记忆在无可挽回地远离,正如故乡在无可挽回地远离。那储存于一片茶叶上的味觉依恋,竟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怎能不叫人嗟之叹之。
【1】根据提示梳理情节。
奶奶摘茶,“我”跟着玩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味觉依恋,代代相传
【2】第①段中“荒僻荒凉”与“生机盎然”是否矛盾?为什么?
【3】第⑤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请说说第⑪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9、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海会向往高山的挺拔,高山也会向往大海的广阔。我们在向往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的向往。对此你有何感悟、联想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