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段探微】下列填入横线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啄木鸟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啄木鸟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基石”物种。
①例如猫头鹰和大山雀,它们很多时候就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进行繁殖。
②如果某区域没有初级洞巢鸟,那么次级洞巢鸟也很可能消失。
③啄木鸟属于初级洞巢鸟,自己开凿树洞并在洞内繁殖。
④不仅如此,啄木鸟的啄洞还能为花鼠、貂等哺乳动物提供繁殖栖息场所。
⑤同时,还为次级洞巢鸟(指没有啄洞本领,需要利用啄木鸟的旧洞进行繁殖的鸟类)提供“住所”。
A.①③②⑤④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D.①④③②⑤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A. 固:本来
B. 徒:只
C. 实:果实
D. 然:然而
3、对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这句话通过写眼睛来写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B.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这句总结式的一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平常人的外表。)
C.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的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托尔斯泰晚年实现了世界观转变,对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对国家、教会进行猛烈抨击,宣扬博爱修身,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之路,所以“阴云才消除”、“悲凉之地解冻”。)
D.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托尔斯泰批判社会丑恶现象,遭到敌对势力的反击,一生中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垂髫”是垂下来的头发,古代用来指小孩。
B.《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作品。
C.《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D.英国作家马克·吐温代表作有《沙乡年鉴》。
5、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各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中,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两个画面互为映衬。
B.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爱国英雄气概。
C.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比喻的手法,借“落花”自喻,自然而朴实。
D.全诗写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受,巧用对比,形象贴切,构思极为精妙。
【2】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诗歌开篇由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姑娘的爱慕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4)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含蓄表达了作者贬谪后内心终究无法摆脱落寞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语段回答问题。
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赶来破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军就全部窜逃——有的是窜逃,有的是同红军一起追击,因为有一百左右的四川军队缴械投诚,参加追击。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兴高采烈地一边放声高唱,一边渡过了河,进入了四川境内。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红军发疯一样向他们叫喊挑战。在共军蜂拥过河的时候,这些飞机企图炸毁铁索桥,但炸弹都掉在河里,溅起一片水花。
(1)选文中的河是______,铁索桥叫______。
(2)从“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8、阅读《窗外的风景》,完成下列小题。
窗外的风景
赵淑萍
春末,我三爹出院回家。他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一年,一点都动弹不了,从一个春天到另一个春天。现在,他还不能自行下楼,只能拄着拐杖,在室内走动。每一次我来,他都伫立在窗口,久久凝视着窗外。窗外是司空见惯的绿地。
有一天,我带来一盆花,放在窗台。
我对花卉没什么研究,只是觉得三爹的窗台空寂。三爹似乎对花有兴趣,他会俯下身,凑近花朵,闻一闻。不知打哪儿飞来的几只蜜蜂,也被花儿吸引,嗡嗡地叫着。
三爹给我讲了相处一年的一位病友,姓赵,四十多岁。住院时,三爹的病床靠门,他的病床临窗。
病友每一天跟现在的三爹一样,只不过坐着,端详着窗外的风景。
三爹被困在病床上。那是春天,他能闻到花香。甚至有一对蝴蝶在窗口翩翩起舞,但飞不进来。
可能是病友感受到了三爹的愿望。那一天,病友开始讲述窗外的风景,树枝的嫩芽,草地的花朵,当然,还说到蝴蝶,所说的蝴蝶跟出现在窗口的蝴蝶颜色不一样,他说是黑蝴蝶,三爹所见的是花蝴蝶。
那以后,病友每一天都说窗外的风景,包括一只鸟儿,一个小孩,一阵风,都不放过。
三爹也能感到夏日清凉的风,吹得树叶欢呼。
病友说:“你听见荷花绽放的声音了吗?”那是一个无风的早晨。三爹笑了,说:“花开还有声音!”病友说:“我听见了。”
秋天,病友说到红枫,由此引发开去,说到家乡漫山遍野的红枫。他的家在山区的一个小镇。
三爹说,病友描述得十分精确。他甚至能够通过病友的描述,“看到”窗外的风景,色彩、形状……世间的万物多么美妙!
病友还说起过一片叶子,像一只蝴蝶一样,坠落在绿色的草丛中。那是一片红得像火一样的叶子。他还描述荷花残败的情景,东倒西歪,他说:“其实这是最美的时刻,因为,白白胖胖的藕已在荷塘的泥里了。”
三爹想起昨夜的风雨,闹腾了一夜,难怪荷花的叶梗会东倒西歪。
入冬,窗户关了,只是中午开一小会儿,他看见风拂动着病友稀疏的头发。病友讲午间窗外的风景,池塘里结了薄冰,阳光下反射着脆弱的白光。
三爹似乎感到了冰的寒意。
然后,降雪了。病友描述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似乎他的眼里,每一朵雪花都不一样。有的雪花一嘟噜,他说:“还来不及分开,就落下来了。”
一片寂静。三爹能想象得到,雪花一层层地叠加,压住了所有的颜色,一律成了白色了。突然,还听见一个小男孩的笑声。
病友说:“两个小孩在堆雪人。”
随即,传来一个小女孩的笑声。三爹想起了童年,那时候,他有多少幻想啊,可是,现在他却是孑然一身。
病友一连数日,都给三爹说雪人的情况。病友是唯一关注并传报雪人信息的人。
雪人融化了。然后,三爹闻到春天的气息,只是花朵还没开放。
一个早晨,病友没有照常起来,那一把床边的椅子空着。
病友患的是糖尿病,已多年。护士告诉我三爹,其实,这位病人,入住时已经双目失明——糖尿病晚期。
三爹住院卧床不起的一年,病友差不多是他的眼睛,他一直以为是通过病友的眼睛观赏窗外的风景的。
怪不得,我接三爹出院,他特地让我把轮椅推到窗前那片草地,在花朵前停留片刻。
三爹说:“花朵在哈气。”
我走近绽开的花朵,花朵像喇叭,我感到一阵寒气。似乎花朵把一冬的寒气都含在里面,现在吐了出来,还带着淡淡的香。我对几位文友提起过哈出寒气的花朵这个平常的奇迹。
【1】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联系全文来看,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起到了哪些作用?
【3】文章为什么要多次描写三爹听病友描绘窗外风景时的种种反应?
【4】请联系全文内容说一说,病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9、按要求作文
“人生最美是遇见。”生命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人,很多事,很多风景,很多书,很多……有些遇见会不经意地丢在我们的身后,有些遇见却触动了我们的心灵,甚至改变了我们。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