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ɡ) 亢奋(kànɡ) 家眷(juàn) 草长莺飞(chánɡ)
B.怠慢(dài) 行辈(xínɡ) 燎原(liáo) 挑拨离间(jiàn)
C.拾级(shè) 斡旋(wò) 羁绊(jī ) 怒不可遏(è)
D.冗杂(rǒnɡ) 戛然(ɡá) 屹立(yì) 销声匿迹(xiāo)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我们学过《藤野先生》就是选自《呐喊》。
B. 《龟虽寿》的作者是曹操,《梁甫行》的作者是曹植,与曹丕合称为“三曹”,他们是一家人,在文坛上声望极高。
C.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 《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著作。
3、第五关:选出以下文化常识归纳不正确的一项(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同样选自这本书的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南宋文学家。
C.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D.2020年是农历庚子鼠年,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女足在连失两球的不利局面下力挽狂澜,战胜韩国队,夺得2022年女足亚洲杯冠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戛然而止。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太湖
文徵明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①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②踪?
【注解】①盘紫:是对万紫千红的湖岸的形象描绘。②范蠡:春秋末年政治家,越国大夫。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后,弃官归隐,相传泛舟蠡湖。
【1】赏析首句“岛屿纵横一镜中”。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⑤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__________________,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⑦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⑧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将王维的《使至塞上》补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请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做泸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
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四川的白军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文段是怎样表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碳中和与碳达峰总是一同出现。碳达峰即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拐点开始出现。但是人类总是要排放碳,实在减不掉的就吸收掉,当吸收总量等于排放量及实现排放等于没排放,就是碳中和。上述所说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这么说应该是先达峰后中和。我们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十四五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碳达峰,因为只有碳排放达到峰值,碳中和才有基础和前提。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到2030年才达峰,现在可以无限制排放,不是的。二氧化碳是一个长寿命的气体,它的寿命是百年级别的,如果现在还不刹车,到2030年踩一脚刹车,肯定要再延续十年才能达峰。
材料二:
歌德说过:“众生互惠而成”。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优势也不可能为所欲为的。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健康在于平衡,发展在于平衡,对抗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材料三:
“轻罗小扇扑流萤”流萤的“流”字,将其隐隐约约、稍纵即逝、亦真亦幻的飘曳感、玲珑感、梦游感全勾画出来。如今不见流萤,实属古典之殇。
曾有一篇科普文章,称萤火虫比华南虎等明星更重要,因为它属于“指示物种”,意思是说,在自然界,它属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的生物,若其濒危,证明生态环境已极恶劣。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碳达峰即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拐点开始出现。只有碳排放达到峰值,碳中和才有基础和前提。
B.我们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那么在此期间可以无限制地进行碳排放。
C.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伤害了自然,那么自然也会伤害我们人类。这就验证了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的说法。
D.在自然界,如果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的生物濒危,那么说明生态环境已极恶劣。
【2】分析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生态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请你提两条可行的建议。
9、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在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倾诉;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醒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云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你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