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佳木斯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我”在他乡遇到旧友之后的一段对话。

    B.诗中的梅花是故乡的象征,牵挂梅花也就是牵挂故乡。

    C.思乡之情促使“我”去问询窗前的梅花是否开放。

    D.“寒梅著花未”一句表现了我对梅花开放的期盼之情。

  • 2、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颔联诗人以“蓬”、“雁”自比,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欣喜。

    B.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描绘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C.尾联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D.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将“到”删去,“能否很好地”改为“的”)

    B.《今日说法》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它内容新颖和风格独特造成的。(把“造成的”去掉)

    C.只要提到元曲,张敏经常会大谈特谈马致远,因为她非常崇拜这位古代文学家,几乎能背诵马致远的每一首曲。(改“经常”为“就”)

    D.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将“开发”调到“设计”前面。)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花同学遇到了难题,不好意思麻烦老师,只好礼贤下士请教同学了。

    B.浏览是一种读书方法,其妙处就在于一目十行,断章取义,快速提取信息。

    C.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D.客观分析失败的前因后果,认真吸取教训,然后重蹈覆辙就一定会取得更大胜利。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词鉴赏

    《春日郊外》

    宋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踏莎行·初春》

    清 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1诗词有音韵之美。吟咏诗词,琢磨韵脚,可以发现《春日郊外》为(1)____,情绪基调(2)___;《踏莎行·初春》为(3)____,情绪基调(4)____

    A、开口音 B、闭口音   C、低沉   D、明朗

    帮帮你:汉字读音因韵母不同,有开口音和闭口音。发音时,口型是张着的音,叫开口音;反之,为闭口音。

    2《春日郊外》和《踏莎行.初春》都写到“茫茫”,但蕴含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词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蒹葭》)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诗经·郑风》)

    (3)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甲】

    你又觉得他身上生长着的那种不同凡响的特质,都是因为他深刻洞察了千百万中国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迫切需求,并竭力为他们发声。如果他们的这些“需求”以及促使他们前进的运动,能够推动中国的复兴,那么从历史的纵深处看,他或将成为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

    【乙】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以上文字均出自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甲】中的“他”是______,【乙】是作者对“______”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的评价。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宫沧桑六百年

    ①红墙肃穆,金水环绕;玉砌雕栏,灵兽瑞翘;九千房屋,百万珍宝;城垣壮观,殿宇辉耀。中华瑰宝——北京故宫,从1420年建成到今年整整600年。

    ②故宫又称“紫禁城”,这座规模宏伟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以外朝三大殿,内廷后三宫为主。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8070间,也有统称9000间。呈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围有高12米、长340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还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③故宫设计者为苏州人蒯祥,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造原则设计建造。故宫宫殿群沿着一条南北走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左前面是明清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右前面是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坊(今中山公园);前面是朝臣办事的场所,后面是市场、北倚万岁山,南临金水河。完全与前所述古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帝都营造原则相符合。

    ④紫禁城共有四个城门。正门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建筑为故宫殿群中第一高峰,是皇帝下诏书、命出征的地方。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后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进出西侧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这两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石碑,门内金水河南北流淌,北门为神武门,在明朝时叫玄武门。清康熙(玄烨)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在形制上比午门低一个等级,是宫殿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为故宫博物院正门。此外,午门有东西两个侧门,东西华门和神武门各有一个侧门,统称九门。通常夜间“九门落锁”实行宵禁,违者杖责,故有“六街鼓声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之形容;但宵禁一般是对百姓而言的,又有“宫城歌舞闹春宵,坊里死寂悄无声”的叹息。

    ⑤紫禁城的主体建筑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在前,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统称三大殿,宫殿雄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是国家举行大典的地方,同时也象征着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内廷在后,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东西两翼为东六宫和西六宫,为后妃所居,内廷建筑深邃、紧凑,东西六宫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井然有序。

    ⑥外朝最重要的建筑为太和门与太和殿。太和门是外朝宫殿的正门,也是最大的宫门,是明清皇帝“御门听政”之处。太和殿是规模最大殿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明清两朝有24位皇帝在此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万寿、元旦、冬至三大节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等。

    ⑦内廷建筑则以乾清宫为最,是皇帝的主要寝宫和政治活动场所,明代共有14位皇帝在此居住。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更要以防不测,遂将宫内分隔数室,并建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置床27张,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何处很少有人知道。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特别是清朝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就存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坤宁宫为明清(清雍正前)的皇后寝宫,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大婚。

    ⑧从1420年到1924年,故宫见证了明清宫廷五百多年来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以及兴衰更替的历史沧桑。

    【1】本文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建筑规模、____________以及主体建筑。

    【2】第②段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一般”的表达效果。

    【4】精读第⑤~⑦段,完成下面的填空,理清说明思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字典中“想”有希望、打算的意思,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的希望和打算吧,或许你想去踏浪,想痛快的唱歌,想静静地读诗,想再跟朋友解释误会……这其中一定有你的经历和感受,那就拿起笔把它表达出来吧!

    请以“我真想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