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譬如 竹杆 矜持 交头结耳
B.强悍 高粱 灌输 心有灵犀
C.烦燥 达观 钦佩 跚跚来迟
D.取蒂 折损 诘问 奈人寻味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首先是在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存在的损耗现象。
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应充裕,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③当前我国粮食损失浪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④再一方面是消费环节浪费,主要存在于商业餐饮、公共食堂和家庭饮食三个领域。
⑤目前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⑥但我国粮食中长期供求仍呈紧平衡状态。
A.⑤③①④②⑥
B.②③⑤⑥①④
C.⑤⑥①④②③
D.②⑥⑤③①④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颓唐(tū ) 虬枝(qiú) 婆娑(shā ) 惊心动魄(pò)
B. 窒息(zhì) 簌簌(shù ) 畸形(jī) 坦荡如砥(di)
C. 镌刻(xié) 蒙昧(mèi) 侏儒(rú) 屏息敛声(liǎn)
D. 锃亮(zènɡ) 凛冽(lǐn) 酷似(sì) 藏污纳垢(ɡòu)
4、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骤雨 蔓延 劳碌 震耳欲聋
B.田筹 喧嚣 牛犊 重峦叠嶂
C.燥热 娴塾 序幕 器宇轩昂
D.琐屑 推崇 泻气 纵横决荡
5、诗歌欣赏: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和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是千古名句,谈谈你的理解。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文书写在横线上。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黄鹤楼》崔颢)
(2)_______,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3)________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4)________________ ,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5)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曹操)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 (《秋词》刘禹锡)
(7)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三峡》郦道元)
(8)子夏曰:“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9)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哪个情节最吸引你?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主人公形象。
8、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②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④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⑤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⑥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请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3】联系全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4】选文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9、按要求写作。
寒风中,有雪花的伴舞,让这个冬天很美丽;雪地里,环卫阿姨的清扫,让这个冬天很干净;除夕夜,长辈亲人的陪伴,让这个冬天很温暖……冬天,总有难忘的人、事、景,让这个冬天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请以“这个冬天很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3)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