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场的目光和掌声一下子都集中到竖立在操场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B.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C.他之所以未能及时完成工作的原因,是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
D.由于游泳场所的不断建设,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2、下列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滞笨(zhì) 丧事(sànɡ) 寒噤(jìn)
B. 舀水(yǎo) 垂髫(tiáo) 箱箧(qiè) 瓦砾(lì)
C. 悠闲(yōu) 颓(tuí)唐 俨然(yǎn) 锐不可当(dǎng)
D. 蹒跚(pán) 阻遏(yè) 荒谬(miù) 愧(kuì)怍(zuò)
3、对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 )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这一形象,表现了她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C. 在鲁迅的笔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百草园有优美的景色,童年的趣事;三味书屋则有严厉的老师,繁重的学习。两种环境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对三味书屋的厌弃。
D. 《沁园春 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纵观全词,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想象与夸张并用,情感与景物相生,心胸宽广,气势宏大。
5、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卜算子”,它以“咏梅”为题,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是以梅花自喻。
B.上片中的“独自愁”运用拟人的修辞,而“更著”二字力重千钧,描绘出梅花饱受风吹雨打的惨状。
C.下片中的“一任群芳妒”表现了梅花对众多凡花俗朵嫉妒的愤懑不平之情。
D.词的最后一句中描写的梅花与众不同的是: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犹存,精神不改。
【2】词的上阕主要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6、名句填空、默写。(三个填空题中选两句填空,两首诗选一首默写)
(1)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2)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3)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王维《使至塞上》后四句或王绩《野望》的前四句。
7、阅读《昆虫记》回答问题。
《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两个。
8、课内外群文阅读。
文本一:
《藤野先生》(选段)
鲁迅
①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②“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郞的……”
③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④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人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文本二:
《一面》(节选)
阿累
①内山老板大概这时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②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救人担心,他是大病新愈吗?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③“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综着的抚摩似的。
④“是的。”我低低地说。
⑤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⑥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⑦他是谁?对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原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⑧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⑨“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⑩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听见他在问我:“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⑪“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⑫“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⑬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⑭“哦!您,您就是——”
⑮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把它蹦出来。
⑯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就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⑰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惊忧地看他的脸——瘦得教人担心!我们这位宝贵的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⑱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文本三:
《红星照耀中国·苏维埃掌权人物》(节选)
(美)埃德加·斯诺
①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三则文本中描写了三位人物,他们外貌共同的一大特点就是“瘦”。藤野先生外貌“_________”、毛泽东面容“___________”(原文填空),文本二更是重复三句“瘦得教人担心”来刻画鲁迅先生的外貌。请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本二中三句“瘦得教人担心”背后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瘦得 教人担心 | 所在段落 | 作者情感态度 | 原因 |
② | 惊讶 | 猜测他是否因大病新愈所以脸色如此难看 | |
⑬ |
|
| |
⑰ |
|
|
【2】鲁迅先生对于描写人物有一段著名的“画眼睛”的论述:“要极为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画眼睛”是说要选择人物身上最有特征性的东西来加以描述,并不单指眼睛。请按提示赏析以下三处加点的人物外貌描写的“画眼睛之处。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动作描写)
(2)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修辞手法)
(3)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写作手法)
9、按要求作文。
“心中有你,心灵就不会再空虚;心中有你,脸上就不会有泪滴;心中有你,生活就充满了甜蜜;心中有你,生命就拥有了意义……”读着它,会让人充满着温暖,洋溢着喜悦,涌动着感激……
请以《心中有你,让我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特征要鲜明,要有真情实感;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