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欺侮(wú) 缄(jiān)默 两栖(qī) 娇(jiǎo)首昂视
B.枯燥(zào) 帷(wéi)幕 褶(zě)皱 人情(qíng)事故
C.眼眶(kuàng) 羁绊(bàn) 龟(jūn)裂 戛(jiá)然而止
D.震(zhèng)撼 蕴藻(yùn) 翘(qiáo)首 消声匿(nì)迹
2、下列信息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陶渊明——明代诗人
C.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D.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相关文段的阅读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A.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B.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没够。C.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D.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多时候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A.统帅都常赤脚走路,哪个战士还会抱怨生活与战斗的条件艰苦呢?
B.他视战士为弟兄,善于交流,跟他们打成一片,这句读来有画面感。
C.他对战士的宽容与庇护,读来跃然纸上。
D.他如此爱护部下,部下一定也爱戴他,怪不得他带的队伍战斗力强。
4、8个句子的语序打乱了,请思辨后,选出排列得体的一项( )
①文学是艰苦的事
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
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A. 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 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C. 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D. 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三首(其一)
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②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注】①邗(hán沟:今扬州至淮安的一段运河。②菰(gū)蒲:菰,茭白。蒲,蒲草。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画面由哪些景物构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请对第四句中的“忽”字进行赏析。
6、默写古诗文。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5)请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完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________,________。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________,________”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风光的壮丽之美;陶渊明《饮酒(其五)》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夕阳照耀下山中不可名状的自然之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的“晓雾将歇,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展示蓬勃生命气息的灵动之美。
7、学校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而创作的长篇小说。
B.保尔和冬妮娅曾经是一对恋人,后来由于阶级观点不同而分手,最后保尔与达雅结婚。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部分描写国内战争。
D.小说中有很多人对保尔影响很大,如他的哥哥阿尔焦姆、朱赫来、丽达等,这些人引领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使他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2)请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完成下列题目。
选段一:有一天,他像喝醉酒似的,两腿发软,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回车站。他发烧已经好几天了,但是今天的热度比以往哪天都高得多。那吮吸着筑路队血液的肠寒病也在悄悄地向(A)本人进攻,但是他健壮的身体仍在抵抗它。一连五天他都强打精神,挣扎着从铺着麦秸的水泥地上爬起来,跟别人一道去上工。但无论是那件暖和的皮短大衣,还是(B)送给他的那双已经套在冻坏的双脚上的毡帽,都帮不上他的忙了。
选段二: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紧张期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从未像这些天那样焦躁难耐地等待来信。他从早班信等到晚班信。失败的预感与日俱增。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书稿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意味着他的毁灭。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那一幕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为了让生命变得有价值,你是否已经竭尽全力了呢?”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了。”
①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
②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③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挣脱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①近日,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发微博抱怨来博物馆参观的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礼仪,点名批评北京一所 小学——该校学生随地乱扔垃圾。该条微博在网上引发很大反响,被点名的小学公开道歉。这不得不使我们意识到: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②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世界是成人世界的镜像,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社会秩序的投射,公共场所既是文化载体,也是公德教育的学校。比如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飞机上有一个孩子尿急难忍,由于飞机临近降落,厕所关闭,家长当众脱下孩子的裤子让其方便,招致网友一片指责。
③公德规范的问题不能置换为道德滑坡,梁启超说:“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有“私德”而无“公德”,才是问题所在。可能在多年以后,对于闹出风波的孩子们来说,早已不记得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但这场公德教育课是不会忘记的。公德教育没有比公共场所更好的学校了,公共场所是孩子们体会群己边界最直观的场合。试想我们置换场合,孩子们在自己的房间里乱丢垃圾,可能是一个“不讲卫生”的私德评价;孩子随地方便,如果事发突然恰又在荒郊野外,甚至不会有道德评价。可见,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规范和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解决好法律、权利、公平等重大课题之后,公德规范的紧迫性才会凸显出来。落实公德教育,法律法规要找到可操作的落脚点,个人的道德约束要找到可以契合的标准,让公德在道德和法律之间,成为更具有界定与实践意义的行为标准。
⑤当前的关键,是给公共场所赋权,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以博物馆为例,除了微博声讨,用舆论监督这种不道德行为,有没有其他约束机制,比如对团体、个人采取黑名单制度,限制甚至禁止他们来访参观。观察发达国家的公德规范,大多是标准更细致,执法更有力,公共场所更具权威性,而且更大地发挥社会团体作用。
(选自2016年5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选文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二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
【4】根据文字内容,请简要概括规范公共场所公德行为的具体措施。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谢谢”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也是最温暖的词汇。谢谢亲人,朝夕陪伴,倾情以待;谢谢挫折,激人奋进,促人成长;谢谢阳光,普照万物,宽厚无私……
请以“谢谢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