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定西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余(huī)               狼籍                     惟妙惟(xiāo)                    殚精揭虑

    B.当(gòu)               喧嚣                     藏污纳(gòu )                      无动于衷

    C.邪(pì )               安祥                       长而不(rǒng)                      长途拔涉

    D.红(fēi)               怂恿                       坦荡如( chǐ)                  走头无路

  • 2、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报道性作品,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B.他个子清瘦,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是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他就是林彪。

    C.富有才智,吃苦耐劳,乐观爱笑,言谈举止直截了当,喜欢孩子的是贺龙。

    D.红军长征是一种军事上的战略撤退,一路上,“向着抗日的前线前进”的宣传策略为红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长征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美轮美奂,不仅成就了“双奥之城”,还收获了国际的一片赞誉之声。英老牌媒体《卫报》直言,这是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B.老师的话让我受益匪浅、豁然开朗,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C.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期待我国体育健儿能前仆后继,勇夺奖牌。

    D.世上有一种情最伟大,就算斗转星移、海枯石烂也不会动摇,这便是亲情;世上有一种爱最无私,就算天昏地暗、山崩地裂也不会改变,这便是父母之爱。

  • 4、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的世界》以一位哲学导师向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为主线,展示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

    B.《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做人问题。

    C.《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者陶行知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希望青年们学会生活,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的理念。

    D.《傅雷家书》特色突出,不仅有优美的文字、真挚深刻的情感,读来感人至深。”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望江南·超然台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城北,登台可眺望全城,苏轼在密州做地方官时建。②壕:护城河。③咨嗟:叹息,慨叹。④故国:这里指故乡。⑤新火:唐宋习俗,清明节前两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⑥新茶:指清明节前采的“明前茶”。

    【1】请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上超然台”远眺所见之景。

    【2】下列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首句以比喻写出了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也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上片写景先从特定镜头导入,再以大场面铺写春日图景,最后写居高临下所见之景。满城春光,尽收眼底。

    C.下片写出词人由眼前之景触动思乡之愁,思乡却不得归,只好自我开解,自我排遣。

    D.词作者借酒茶化郁,有了“诗酒趁年华”的暂时超然达观,表现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虽有佳肴》)

    (2)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二则)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忧国忧民,扶济苍生的情怀。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离人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小丁觉得《苏非的世界》《给青年的十封信》这两本书都挺难懂,读不下去。请你结合自己阅读其中一本书的体验,向他介绍一种合适的阅读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一文,回答问题。

    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⑤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⑥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⑦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中,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⑧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反应。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时间

    事件

    “我”的心理(情感)

    中考那年

    爸爸因“我”将汤碗掉地上有点生气

    ____

    ____

    想让他着急

    高中时

    ____

    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毕业后

    爸爸辛苦为我找工作

    ____

    爸爸患病

    ____

    /

    (2)赏析第③段加点字“盯”的表达效果。

    (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

    (4)对最后一段划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比喻形象地表现“我”认识到父爱的可贵。

    B.流露出“我”歉疚自责和痛苦绝望的心情。

    C.表达了“我”想要弥补挽回与父亲的关系。

    D.从结构上来说,突出中心,照应标题。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枣香醉人》中醉枣酝酿着爷爷奶奶爱的味道,陶渊明的酒里散发着田园生活悠闲惬意的味道,汪曾祺先生的鸭蛋里蕴藏着家乡的味道,宋濂在粗茶淡饭里却品尝到求知快乐满足的味道……

    请以“难忘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