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āi) 凌空 翘首(qiáo) 一丝不苟
B.仲裁(zhòng) 建术 镌刻(juān) 眼花潦乱
C.督战(dū) 呓语 颁发(bān) 锐不可当
D.桅杆(wéi) 泄气 悄然(qiāo) 催枯拉朽
2、八年级某班组织“低碳生活 快乐你我”的主题活动,下列古诗文所描写的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项是( )
A.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B.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D.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B. 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 虹山湖的山光水色,在蒙蒙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
D.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4、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D.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干谒诗,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过渡巧妙,婉转含蓄。
B.首联写诗人远眺湖面的景色,突出了浩瀚的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象。
C.颔联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近而远,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
D.颈联触景兴怀,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2】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目。
(1)_____,君子好逑。(《诗经•_____》)
(2)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选段,简要概括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②毛泽东和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了,但因为是一个湖南“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除此之外,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
③我记得有一两次当他讲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润湿的……有一个战士告诉我,他曾经亲眼看到毛泽东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他们又说当红军战士没有鞋穿的时候,他也不愿意穿鞋的。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目。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
徐伟军
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瞥,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忖(cǔn,思量)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是温暖,是感动,是敬意,抑或是生活的朴质?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媪(ǎo),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我突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她们究竟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在别处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是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她就惦记起我妈来了。她说我妈身骨子真健,很善良,人好。在她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心的喜悦写在脸上,仿佛有一阵又一阵的幸福掠过来。我莫名被眼前这样一个直性子女人感染,转眼又瞥见那朵墙角的无名花,灿灿然,润湿,光洁,红晕在娇小的花瓣上荡漾着,那么透亮。
④夜色渐渐笼罩过来,女人已经把一天的收获都高高地堆向三轮车,她习惯地环顾一下“营地”,俯下身,拾捡起草缝和石隙间的断绳、纸屑和破塑料瓶,甚至不是她扔的一个烟蒂……日暮苍山下,一个早已被纸板淹没的女人渐行渐远。
⑤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梦竭尽全力。尽管有时候并不招人注意,但坚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和情操,不迷失不低落,自有生动摇曳之美。
(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1日 )
【1】文中写到收废品女人的一些事,请简要概括(写出三件即可)。
【2】第③段划线句中,收废品的女人说起“我”妈,好像“恩人似的”,有着“满心的喜悦”和“幸福”,“我”以为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上下文,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安放何处?
【4】墙角的小花让“我”想起收废品的女人,请问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5】本文以“守着花一样的芬芳”为题,有何用意?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热情和关心展现的是跨越民族界限的品格高尚之美;《三峡》中,郦道元笔下展现的是三峡江水之美……只要拥有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你就能体会到多种多样的美:有大自然旖旎的风光美,有社会发展的和谐美,有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心灵美……
请以“这,也是一种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