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B. 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您的……心意我们领了,我们以后一定……”
C. 我以为言就是花的香气,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暂。
D.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我国人口多,盲人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D.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进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用一辈子。
3、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行(háng)辈 束缚(fù) 欺侮(wǔ) 戛(jiá)然而止
B.损(yǔn)石 追溯(sù) 家眷(juàn) 天衣无缝(fèng)
C.龟(ɡuī)裂 撺掇(duō) 羁(jī)绊 销声匿(nì)迹
D.怠(dài)慢 凫(fú)水 潺(chán)潺 草长鹰(yīng)飞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B. 后花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
C. 继携程亲子园被暴虐童事件后,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再次被爆出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逗号为一句)
A.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名主题-追寻“伊人”,五至八句描绘了追求的情状。
B.一二句采用“兴”的手法,利用芦苇、霜露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C.五至八句写主人公先顺流而下再逆流而上去追寻,表现了他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宛在水中央”一句将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
【2】对全诗的内容和写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到“白露未已”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的执着。
B.全诗重章叠句,语言形式上一般隔句用韵,还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C.诗歌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D.全诗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明朗、情感韵味浓郁。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渡荆门送别》中发挥想象,运用比喻修辞,描绘诗人路途所见的奇幻瑰丽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圣”杜甫在《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其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招揽天下贤士。《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守边将士的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进行赞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巨幅图画。请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图画排序。
甲 乙
丙
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眼睛——郭枫
①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②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个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够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舍的更多的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③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④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⑤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分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丧,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⑥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黄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阔又直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撼了……
⑦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从后面赶上,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⑧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呢?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⑨“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⑩我走得快吗?我心中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真想伴他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⑾这件事情已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那段对话。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哪里是宿店呢?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⑿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分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进的意义。
⒀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
(选自《郭枫散文选》)
【1】文中第⑤段列举了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和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这些眼睛中一定不包括____________ 眼睛。
【2】联系全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
(2) 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②段写道:“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联系全文看,“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
【4】文章具体描写了几种眼睛?作者分别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5】文章写“我”在黄昏时的一条山路上赶路寻找“宿店”,遇到一位失明老人,“我”真想伴他一程……但“我”终于先行了。你认为“我”该不该“先行”?为什么?
9、请以“我的读书方法”为题目,写一篇说明文,将你常用的读书方法介绍给大家。不少于500字。要求说明内容层次清晰,有一定的说明顺序,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