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B.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他把这件事大肆渲染,描摹得惟妙惟肖。
C.看到亲人遭受冤枉,他怎么不能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呢?
D.比起自己冥思苦想的办法,他的计策犹如妙手偶得,成功可期。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藤野先生》选自他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鲁迅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日籍教师。
B.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C. 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节目,迎接元月1号的元旦联欢晚会。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C.在创建“文明旅游城市”活动中,使我县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4、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而坚毅地追求真善美。A.它不会趋炎附势扭曲自己的形象,也不会行尸走肉般丧失自己的灵魂。B.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搁浅。C.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D.在生命的长河里,始终涌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A.A
B.B
C.C
D.D
5、阅读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开头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有什么作用?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流传千古的原因是什么?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 关雎》)
②蒹葭萋萋,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蒹葭》)
③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____________》)
④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暑假,小虞同学跟随父母去湖南旅游,途经洞庭湖时,看到烟波浩淼,湖水拍岸的壮阔美景,他不由地想起诗人____________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到的两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请写出下列所描述的人物姓名。
①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他是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司令部设在西北八十里外的预旺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县城。他是______________ 。
③他是南京名册上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曾经悬赏25万银元以求他的脑袋或是活擒他。他是______________。
(2)《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一生的光阴而创造的奇迹,被誉为“______________”。本书除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处处洋溢着对______________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8、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写给父亲的信
大:
①自从家里安装了电话,再也没有给您写过信。最近刚写完了一部名叫《四十一炮》的小说,胡编乱造的故事,与家乡无关,更与村子里的叔叔大爷们无关。自从在《红高粱》里使用了村子里人的真实姓名惹得人家不高兴后,我汲取了教训,再也没有犯这种错误。今年春天北京闹“非典”,我们被封闭了三个月,憋得慌,很想回老家去,但听说从北京到山东的人,先要隔离半个月,怪麻烦的,只好罢了。我知道麦子已经收割完毕,家中已经吃上了用新麦子面粉蒸出的馒头了吧?我们在这里吃的面粉,都是陈年麦子磨的,其中还添加了增白剂什么的,白得发青,不好吃,没有麦子味。想起老家的馒头和大葱我就想家。北京的大葱也不好吃。北京管什么都不好吃。北京的大蒜也不够辣。这次闹“非典”,山东一例也没有,我坚信这是吃大蒜吃的。昨天高密的王大炮来了,扛来了半麻袋大蒜,紫皮,独头,辣得很过瘾,“后娘的拳头独头蒜”。他说前几天去看过您,说您身体很好,我们很高兴。中午包饺子给他吃,白菜猪肉馅一种,胡萝卜羊肉馅一种,都很饱满,煮出来白胖,小猪似的。捣了满满一臼子蒜泥,我捣的,加了酱、醋、香油,味道真是好极了。
②大,我们家那盘大石磨还有吗?千万保存好,别被人弄了去。将来找个石匠琢磨琢磨,支起来,买头小毛驴,拉着,磨新麦子。石磨磨出的面粉,比机器磨磨出的好吃。高密火车站前,有一家卖石磨火烧的,面特别硬,很好吃。但我知道他们使用的面不是用石磨磨的。将来咱们自己磨。还有那柄腰刀,可别当废铁给我卖了。我前几年回家,跟俺二嫂子要那把刀,她说不知道让大藏到哪里去了。我记得咱家还有两把铁锏,很沉,就是秦琼使用的那种武器,后来就见不到了。听说是被一个表叔拿去了,还能找回来吗?再,您帮我安一把小锤吧,这里有核桃,我要用小锤砸核桃吃。
③前几天父亲节,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叫《父亲的严厉》,写得不好,但还是抄给您看看:
④父亲的严厉,在我们高密东北乡都是有名的。我十几岁的时候,经常撒野忘形,每当此时,只要有人在我身后低沉地说一声:你爹来了!我就会打一个寒战,脖子紧缩,目光盯着自己的脚尖,半天才能回过神来。村里的人都不解地问:你们弟兄们怕你们的爹怎么怕成这个样子?是啊,我们为什么怕父亲怕成了这个样子?父亲打我们吗?不,他从来没有打过我们。他骂我们吗?也不,他从来没有骂过我们。他既不打你们,也不骂你们,那你们为什么那样怕他呢?是啊,我们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怕父亲。我们弟兄们长大成人后,还经常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但谁也说不清楚。
⑤我父亲已经八十多岁了,是村子里最慈祥和善的老人,与我们记忆中的他判若两人。其实,自从有了孙子辈后,他的威风就没有了。用我母亲的话说就是:虎老了,不威人了。我大哥在外地工作,他的孩子我父母没有帮助带,但我二哥的女儿、儿子,我的女儿,都是在他的背上长大的。我的女儿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见了爷爷,还要钻到怀里撒娇。她能想像出当年的爷爷咳嗽一声,就能让爸爸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吗?
⑥后来,母亲私下里对我们兄弟说:你爹早就后悔了,说那些年搞阶级斗争,咱家是中农,是人家贫下中农的团结对象,他在外边混事,忍气吞声,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孩子在外边闯了祸,所以对你们没个好脸。母亲当然没说父亲要我们原谅的话,但我们听出了这个意思。但高密东北乡的许多人说,我们老管家之所以出了一群大学生、研究生,全仗着我父亲的严厉。如果没有父亲的严厉,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还真是不好说。
(摘自《读者》,作者莫言。有删改)
【备注】“非典”指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传染疾病。非典疫情在2003年中期被逐渐消灭,是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的称呼语“大”是方言,是作者对父亲的称呼,在书信中运用家乡语言让人感到亲切。
B.信的前两段运用疑问句和父亲拉家常,“麦子”、“石磨”、“腰刀”、“铁锏”这些内容使得文章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
C.本文语言平实质朴但充满感情,如第②段表达了作者对亲戚拿自己家东西的愤恨之情。
D.第⑥段中说“你爹早就后悔了”,“后悔”一方面表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也表现了父亲当年对孩子的严厉程度之深。
(2)第①段作者不仅把老家的“大蒜”写得生动形象,还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作者要写的对象是父亲,但在第⑥段写到母亲和高密东北乡的许多人,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小作文
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我走出教室,
……
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
要求:(1)依照给出的情景展开联想,想象,进行合理的续写。文中要有描写雨中景象,抒发人物内心感受的语句。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2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