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张家口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中,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B. 《与朱元思书》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创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D.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必须独立成段。

  • 2、下列有关古诗词的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在“三秦”、“五津”,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公的一片情思。

    C.《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以象征手法,通过描写孤鸿的选求宿处,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D.《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浪漫主义的叙事诗,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 3、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zhāo)  嶙(xún)  砖(qì) 眼(zhuó)

    B. 磨(zhuó)  邱(hè) 空(lóu)  薇(qiánɡ)

    C. 榭(xuān)  俗(yōnɡ) 样(mú) 松(bǎi)

    D. 酌(zhēn ) 一画(fù) 对(chèn)  干(lán)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那美丽的青藏高原上,是藏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删掉“在”和“上”)

    B.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删掉“具有真知灼见的”)

    C.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把“传统”改成“作风”)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赏析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江上怎样的景色特点?

    (2)这首诗歌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

    (1)《钱塘湖春行》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望)写薄暮中所见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戏剧家罗斯丹评价《昆虫记》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请结合《昆虫记》整本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窗  外(李均)

    在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给学生们讲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呀,有一个叫岳飞的孩子,他的家境很贫寒,念不起书。每当周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学堂上学时,小岳飞就跟在后面,等学生们都进了教室之后,他就一个人站在教室窗户的外面听老师讲课。有一次,他在外面听课的时候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明情况后,被他这股爱学习的劲头打动了,便破格免了他的学费,允许他进教室里面听课……”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入迷了一般,故事讲完后好半天,教室内仍静悄悄的,鸦雀无声、看学生们都被故事打动了,王老师顿了顿,微笑着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都有什么感想,请举手发言。”

    学生甲说,“条件那么艰苦,岳飞还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乙说,“岳飞交不起学费,本可以整天玩的,但他没有,反而努力学习,他确实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丙说,“岳飞后来当上了大元帅,这和他小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其他的孩子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教室内的气氛十分活跃。王老师不住地点头微笑,“嗯,不错。”

    正这时,教室后排靠窗的地方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学生向老师报告,“老师,你看,窗外。”

    王老师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教室后门靠窗的外面,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脑袋。王老师抿了一下嘴唇,似乎有些不悦,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了出去。

    小女孩面色黝黑,年龄和教室内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但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小女孩看到王老师出来了,有些害怕,水汪汪的大眼睛稍微和王老师的眼神对视了一下,便移开了,她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衣角。

    王老师声音有些严厉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你这样老是站在教室外面,影响很不好的,别人还以为我是在体罚学生呢。”

    小女孩低着头,单薄的身子随着王老师音调的高低不住地哆嗦着,她一句话也不说,仍是来回搓着衣角。

    王老师看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尽量使声调和缓下来,“你们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处境我是很同情的,但我不是领导,我也无能为力呀,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你回去让你的父母去找找关系,会有学校接收你的。”

    小女孩仍是低着头,半天才小声喃喃道,“校长对俺爹说,俺应该归那个学校,那个学校说俺应该来这里……”

    “哦,是这样呀。”王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他抬腕看了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便有些着急,课还没上完呢。于是,他对小女孩说,“你还是先回去吧,看,他们还都等着上课呢,你站在这里会影响我们上课的。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女孩的身子动了动,终于抬起了头,她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不舍地朝教室望了一眼,然后,拉了拉肩头上破旧的书包,漫无目的地走开了。

    王老师稳了稳情绪,面容平静地走进教室,请学生们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发言。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点想不通。”

    “什么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王老师鼓励道。

    男孩子看了看刚才小女孩站的地方,说,“为什么岳飞就可以被破格允许进教室学习,而刚才那个女生就不行呢?岳飞如果生活在现在,他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学了?”说着,他再次看了看窗外。

    王老师听了,面色凝重,嘴角动了动,“这个……”

    看老师没表态,学生乙说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因为岳飞是个男的呗,而她却是个女的。”

    学生甲反驳道,“不对,不对,是因为她没有岳飞穷,老师不是说,岳飞连个书包都没有嘛,她起码就有一个。”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模棱两可地说,“是不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毕竟那是在宋朝。”

    “胡扯!”王老师发怒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铃铃铃……”

    王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只说了两个字,“下课。”然后,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

    (选自《2010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1请根据小说内容,在空白处补出对应的情节。

    (1)老师课上讲岳飞故事—(2) —(3)学生对老师的行为感到困惑——(4) 

    2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王老师?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说以“窗外”为题目,有何含义?

    4小说以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作结尾,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如何劝说校长。(言之有理,不少于50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他人的欣赏如暖流滋润心田,让人获得奋进的力量;我们也要学会欣赏他人,欣赏他人会在自己心中播下善与爱的种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我们还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才会内心有光,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以“欣赏”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