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从房间里飘出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B.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C. 兴隆山的夏季,郁郁青青,气候宜人,真是兰州市民避暑的好去处。
D. 兰州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出,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C.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D.通过学习,我提高了对中国石拱桥的认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下课铃声戛然而止,广播里响起了嘹亮的国歌声。
D.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逶迤(wēi) 祈祷(qí) 蔫巴(niān) 裹挟(xié)
B. 嫣红(yān) 皑皑(ǎi) 焦灼(zhuó) 点缀(zhuì)
C. 澎湃(bài) 诧异(chà) 泥泞(nìng) 殷切(yīn)
D. 蹊跷(qiāo) 萌发(méng) 哽咽(gěn) 眷恋(juàn)
5、阅读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细腻逼真。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2】本诗讲述了______________的悲惨故事。
6、默写。
(1)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芳草鲜美,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5)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6)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7)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下友谊不受空间阻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举办“我爱读书”主题活动,鼓励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请你完成以下读书卡片,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
读书卡片
名著:《傅雷家书》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书方法: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风骨
朱成玉
①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
②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盲,只好由父亲来照顾,一辈子没做过饭的父亲开始学着做饭。我提出来接他们去楼上住,父亲不肯,说楼上不方便,住平房每天可以带母亲出去晒晒太阳。他让我们放心,说他可以照顾好母亲。不论我们怎样劝说,他都不为所动。父亲一辈子都这样,倔强得很,用母亲的话说:“那是一根倔强的老骨头。”
③妻子对我说:“有时候看你爸爸弯腰点炉子半天直不起腰来,就那么弓着身一路走进屋子。我心里可不得劲了。前半辈子弯腰为儿女,后半辈子弯腰为老伴,从来没有时间为自己而活,他这是没有自己的一辈子啊!”
④父亲退休前,一直是工厂里的车工,每天弯腰在机床前,一站就是40多年。
⑤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那时候他还年轻,站起来依旧笔直,可是,岁月却和万有引力合谋将他压弯。
⑥再倔强的骨头也有弯的时候。
⑦父亲一直瘦着,现在想想,他又怎么能够胖得起来呢?从小到大,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母亲身体差,从来没出去工作过,一家6口人都指望着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每月的口粮不到月底就吃没了,父亲总是托人和粮店的人说好话,提前把下月的粮食透支出来。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
⑧这根倔强的骨头,一直都是硬邦邦的,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让他抱的原因吧。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后来才知道,那一次,父亲在单位得了劳模奖,那是他表达快乐的方式,可是我却扫了他的兴致。
⑨这还是一根险象环生的骨头。父亲这一生做过太多惊险的事情,上山砍柴,砍到了脚背,骨头都露出来了,所幸及时送往医院才保住了右脚。还有一次,中指被车床绞到,皮开肉绽,伤口愈合之后,右手的中指就永远打不过弯来了……
⑩父亲手巧,闲暇时会做点灯笼卖,多少可以贴补一下家用。可他毕竟时间有限,做得不多,都是事先订好了的。一个有钱人出了好多倍的价钱,要买父亲预订出去的一只灯笼,父亲回绝了,不卑不亢地说:“人总得讲究个信用,不能你钱多就坏了规矩不是,不然这世道怕是要乱了套。”
⑪那一刻,我觉得这世间只有一个词可以配得上父亲,那就是骨头。
⑫有一次,父亲问我对死亡的看法。我想了想说:“人死了,万事皆休,什么都没有了。”父亲说:“也不尽然,你爷爷死后,我从炉膛里还捧回了四捧骨灰,热乎乎的,似乎还带着活着时的体温。”
⑬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酸楚的,我不敢想象,将来的某一天,父亲离我而去,这根老骨头会变换成多少思念的骨灰。
⑭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
⑮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父亲的年龄,我一下子愣住了,先想到父亲是属蛇的,然后再一点点推算出他的年龄。为此,我深感愧疚,父亲不光把我的年龄,还把我的生日和生辰八字都记得牢牢的,有人问起,他都是脱口而出。
⑯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通过照顾母亲、“我”不喜欢父亲抱、机床工作40年、做灯笼补贴家用等事情写出父亲的“风骨”。
B.第①段“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文章开篇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对父亲的印象极为深刻。
C.第⑤段“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侧面写父亲年轻时笔直的身姿。
D.第⑭段“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既表达“我”对父亲的敬重,也透出对父亲终会离开的担忧和酸楚。
【2】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词句。
(1)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品析加点词语)
(2)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全句)
【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9、题目二:请以“天灰蒙蒙的,我和法布尔先生蹲在低矮的灌木丛中……”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班级师生的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