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句子的主干是( )
A.赵州桥显示力量 B.水平和价值显示力量
C.价值充分显示力量 D.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浮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B.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原气淋漓的后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C.利用核磁共震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序。
D.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B.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研究核弹,从此他在公众场合便荡然无存了。
C. 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发生了多少英勇抗敌的故事,产生了多少无私无畏的抗日无名英雄。
D. 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岳云鹏的一曲《小白杨》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B.在线教学之后,他的成绩一落千丈,再也不是原来那个学霸了,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C.他虽是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之人,但内心却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
D.出逃的金钱豹全部被捕获,广大市民心里都好像如释重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5、请描绘诗歌中划横线的句子所写的景象,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根据课文默写。
① ,高斋闻雁来。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③蓬莱文章建安骨, 。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⑤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⑥ ,泥香带落花。
⑦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
⑧ ,火爆声,呼呼风声, ;又夹百千求救声, ,抢夺声,泼水声。
7、填空
⑴《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国记者__________所著,曾命名为_________。
⑵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
8、阅读茅以癉《中国石拱桥》(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阅读选文,概括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
【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各”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选文第①段画线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选文第⑤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请具体谈谈。
9、学习身边榜样,探寻自我成长的路径;欣赏文艺作品,探寻经典的现实意义;游览名胜古迹,探寻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因探寻而脚步坚定,内心丰盈,眼界开阔……
请以“探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