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憎恨那些浪费时间。②我要摧毁拖延的习性。③我要以真诚埋葬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④我不听闲话,不游手好闲,不与不务正业的人来往。⑤我终于醒悟到,无异于从我所爱之人手中窃取食物和衣裳。⑥我不是贼,我有爱心,今天是我最后的机会,我要证明我的爱心和伟大。
A.③句中“真诚”是形容词,“信心”和“驱赶”都是名词。
B.“食物和衣裳”是并列短语,“最后的机会”是补充短语。
C.①句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在句末加上“的行为”。
D.②句的主语是“我”,谓语是“要摧毁”,宾语是“习性”。
2、下列选项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羌管奏鸣,生活并不艰苦。
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为翻译家的傅雷在书中体现出了对艺术的极高修养:美术、音乐、戏剧等,涉猎广泛。
B.家信集辑录了傅雷写给儿子关于习俗与个性、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等十二封书信。
C.书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尽心尽责和爱子深情。
D.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在家书中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譬喻强调: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
A.《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C.《骆驼祥子》描写了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最终堕落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D.《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是刘志丹。
E.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教给他七十二变的法术,并给他取名“行者”。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引用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潜在的铺垫。
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味显得更为高远。
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2】简析“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表达效果。
6、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大道之行也,_________。选贤与能,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4)《卖炭翁》中以动作描写揭露唐代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明幽静的环境使人的心灵愈发纯净的诗句是: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造反者。
(《红星照耀中国》)
选段中的“他”指的是谁?作者为何称他为“知识分子出身的造反者”?请结合原著相关叙述简要说说。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我的右边是丁香般芬芳的黄醋栗树,左边是一簇矮矮的女贞,在我顶上,一棵尖叶的枫树和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栗树彼此交搭着它们宽大的绿油油的手掌,在我前面是一棵枝叶扶疏的肃穆而慈祥的白杨,它徐缓地舞动着它那白色的叶子,沙沙作响。淡淡的叶影和一圈圈闪闪的阳光在我正写字的信笺上舞动,从雨水润湿的树叶上时而有水珠滴在我的脸上和手上。监狱的教堂里人们正在做礼拜;低沉的木管风琴声隐约地传出来,给树木的飒飒声和小鸟的愉快的合唱声盖住了,这些小鸟今天都非常愉快;从远处传来杜鹃的啼声。【A】这多美,我多么幸福,人们几乎感到有些仲夏的气息了——夏季的丰满茂盛和生命的沉醉;你知道瓦格纳的歌剧《歌唱的能手》里一幕群众场面吗?——一大群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拍手:仲夏的节日!仲夏的节日!忽然间大家跳起皮特尔梅尔华尔兹舞来了。【B】在这种日子里人们很容易想起这种情调来。
【1】本段描写了什么内容?
【2】【A】句中的“这”指代什么呢?
【3】【B】句中的“这种情调”是指什么?
【4】文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5】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9、海伦·凯勒陷入双目失明的困境,但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作家、教育家;邓稼先陷入实验失败的困境,但最终成功研发出“两弹”。于当下青少年而言,在你的人生之路上,也总会遭遇种种困境,历经种种磨难。但只要有直面困境的勇气、不屈的精神,也能走出困境,最终成就更好的自己。
校文学社将举行以“直面困境”为题目的一次征文大赛,听听你走出“困境”的心声。
要求:①紧扣主题,积极向上;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④不得抄袭和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