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湛江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发(quán)农(diàn)亮(zèng)然无色(àn)

    B. 灭(jiān)粗(zào)热(chì)精竭虑(dān)

    C. 那(chà)髻(fā)首(qiáo)深痛绝(wù)

    D. (chuò)发(bān)驿站(yì)息敛声(píng)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东华大学靳向煜研究员表示,一般情况下,符合标准的一次性口罩使用两三次左右没有问题,他同时也澄清了其他一系列关于佩戴口罩的误区。

    B.青花瓷胎质细腻,釉质湿润,不仅是古老文化底蕴的象征,还是中国陶瓷史上的杰出代表。

    C.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了主人公贾晓玲失去母亲后,意外穿越回到1981年,见到年轻的父母的故事。

    D.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林家铺子》、《骆驼祥子》、《春蚕》。

    D.白居易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钱塘湖春行》是写早春的作品。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倒金字塔结构”。

    B. 《藤野先生》《背影》《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作品,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周树人、朱自清和沈德鸿。

    C.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如“歧路亡羊”“九方皋相马”也是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D. 《饮酒(其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律诗,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

    B.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C.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守城将士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D.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苏轼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

    (3)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4)晏殊的《浣溪沙》中表现出词人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之志,又流露出感慨与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晚唐诗向来推李商隐、杜牧为大家。李一生辗在党争的影响中。他和( )并称;他们的诗又走回艳情一路。他们集中力量在律诗上,用典精巧,对偶整切,但李学杜、韩,器局较大;他的艳情诗有些实在是政治的喻,实是感时伤事之作,所以地位在温之上。杜牧做了些小官儿,放荡不,而很负盛名,人家称为小杜——老杜是( )。他的诗词采华艳,却富有纵气,又和温、李不同,然而都可以归为绮丽一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放荡不jī( )          ( )

    (2)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主语、谓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晚唐诗     

    B.李商隐、 杜牧   

    C.李商隐、杜牧   

    D.晚唐诗   

    (3)上面文段选自《经典常谈》,请在文段中的括号填写诗人的名字。

    (4)请依据上面语段,结合杜牧的具体诗作,简要分析杜牧诗歌的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会走路的花

    毕亮

    ①我在昭苏高原垦区住了四年,见了四年昭苏的云起云落。当我意识到昭苏的云是一道风景时,我已经快要离开了。

    昭苏的云每时是不同的,常常让我应接不暇,让我的笔尖落在纸上,凌乱不堪。而昭苏的云有时也是凌乱的。凌乱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观感,说不定他们正在汇聚,向雨水即将落下的地方靠拢,给亟需雨水的干涸土地来一场透彻的漫灌,让需要的土地都湿润,让这片土地上的牧草都能喝到水,让麦子和油菜在该有雨时就会落雨。

    ③高原上的人,大多都可以分辨出哪一片云可以下雨,甚至下在什么地方都心知肚明,比天气预报都准确。他们抬头看看云,再看看天,用手一指,喏,山那边有雨,还不小呢。有一回我正巧路过落雨的地方,算是去验证,结果当然准确无比。这是在昭苏高原生活多年的经验积累吗?

    ④在昭苏高原,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

    ⑤有一年的雨水真是多。看见云就是雨。雨说下就下,有时滴下几滴就停了;有的时候下得没完没了,许多人就会喝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走在雨水中,就像是麦地里的麦子在风雨中被吹的样子。

    ⑥雨停了,云还在。

    ⑦乌鸦似乎和雨水相约而来。雨水多的年成,乌鸦也特别的多。我在昭苏生活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乌鸦在高原周围绕来绕去,到处都是乌鸦的影子和声音,在空旷的草原听着乌鸦啼鸣,丝毫没觉得疹人,草原实在太安静了。不光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乌鸦,那些在高原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军垦也见得不多。夏天的清晨或者晚饭后的黄昏在漫步时,就常听到他们在讨论乌鸦之多,带着许多地方口音的老人,走在高原的路上,云跟在他们身后,默默看着把青春和子孙奉献给高原垦区的老人。云跟在他们身后,不断地看着他们往更远的地方走去也无能为力。

    ⑧乌鸦并不是一直都在空中,更多时候都停在树上,树是老军垦们初来高原的五六十年代栽下的。五六十年过去了,树上停歇的乌鸦和落下的叶于一样多吧。乌鸦也并不是一直歇在树上,天气正热的正午,他们会成群地落在草地上,喝草地喷灌、滴管洒到地上的水,也会踱步,黑压压的一片落在草地上,绿色就成了点缀,这时候再抬头看天上的云,黑白相映。乌鸦们在草地上不会待得太久,就会一齐飞走,几乎和云层相碰。

    ⑨乌鸦飞走了,云还在。

    ⑩云一直都在

    ⑪云在许多人的手机和视线里。我的手机里、电脑里就存着近千张昭苏的云。上班路上,散步路上,去连队的路上,看到云漫不经心地在天上飘啊飘,就拿出手机随便拍几张,随手发到微信朋友圈,引起的赞和评论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看来,这是我生活中的云,再普遍不过了,完全无须大惊小怪。当越来越多的人评论说从来没看到这么干净清澈的云时,我才慢慢意识到,生活在这里我是幸福的。不用为空气担忧,也无须担心喝的水,吃的菜蔬和粮食。

    ⑫当工业文明发展到许多人随手可以用智能手机记录下每时每刻云的不同姿态,也让许多人想看一片没有杂质的云而不得,许多人从出生就未见过蓝天,更未见过诗句中的白云万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真的只成了一句歌词。

    ⑬当我每天面对着不同的云,苦闷于无法描述时,有一天在一家哈萨克人的切面店里买鲜面,店主五岁的女儿正拉着她妈妈的衣角说:“妈妈,快看,会走路的花。”她的手指的正是天上在移动的云群。我知道,这一刻,她是天生的诗人。

    1阅读全文后,请以“云”为陈述对象概括文中关于云的“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与鸦黑白相映→③_____________云是“会走路的花”。

    2体会第④段“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的表达效果。

    3文章以“会走路的花”为题有什么作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画线句反映了“我”面对不同的云无法描述的情形,文章结尾呼应了这句话。

    B. “云一直都在”独立成段,与第⑥⑨段一样,只在行文中起过渡作用。

    C. 段朋友圈的反应与“我”的“随便”“随手”形成反差,突出昭苏的云干净清澈的美。

    D. 文章第段作者由昭苏的云引发出对环境状况的担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

    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云一直都在”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人无信不立”“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身边的文化遗产”三次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些认识,有些思考。请以“身边的   ”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