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安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徨páng        褓qiáng       而至zhǒng       耳欲聋zhèn

    B.推sang        jìn          神迷xuàn          纷至来tà

    C.择jué          级shè          轻歌舞màn          不修边

    D.涡xuàn       劣zhuō        不经心màn          离间bō

  •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B.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C. 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

    D. 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组是(  )

    A.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B.朱自清,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感情真挚,作家李广田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C.《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和《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都是指古代的书信。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出自《孟子》,《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所著,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 4、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miǎo),争高直指……泉水激石,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成韵。(《与朱元思书》吴均)

    B. 至于夏水襄陵,沿(shù)阻绝。……则素(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xià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郦道元)

    C. 军士吏(pī)甲,锐兵刃,(gòu)弓弩,持满。(《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D. 怀民亦未(qǐn),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用自嘲的方式写出了自己滞留江汉的困境,饱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

    B.颔联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

    C.颈联运用借喻手法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D.尾联诗人借用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已到暮年,毫无用处,不再向往朝廷。

    【2】本诗“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和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修辞手法和情感两方面阐述其共同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蒹葭》)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自然风景中的微雨拂面,骤雨敲窗,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请写出含“雨”字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问题。

    当医生提议再做一次手术时,他冷淡而坚决地回答说:“不要了。已经够了。我已经把我自己的一部分血献给了科学,剩下的留给我自己做点别的事吧。”

    ……

    女医生巴扎诺娃有一天来看保尔,她是出差到莫斯科来的。他们谈了好久。保尔热情地告诉她,他已选定了一条道路,不久之后,他可以再回到战士的队伍里去。

    我们知道“一条道路”是指保尔以写作的方式开始新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保尔经历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根据你的阅读简要说明。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小松和小泽邀你周末一起到垂虹景区参观游览,请你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材料一

    垂虹秋色满东南 松陵人文扬中外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史韫倩2021-03-14 5162人阅读

    在3月10日召开的吴江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大会上,吴江“运河八景”正式发布,垂虹秋色就是“运河八景”之一。

    宋庆历三年(1043年),李问任吴江知县。当时,吴江信佛的人很多,信徒们慷慨出资建造庙宇奉祀菩萨。李问了解这一情况后,呼吁百姓出资将庙宇改建为庙学,这样可以使家乡的人才脱颖而出、光耀地方。没过多久,百姓的捐款就来了。正要动工时,朝廷下了诏书,郡县不得重建新学。

    当时,吴江的县城跨吴淞江源头,分南北两个城,百姓往来于南城、北城只能靠船只,船翻人亡的事时常发生。于是,李问用建庙学筹得的银两,在吴淞江口建一座桥,方便大家往来。李问请来了建桥的队伍,精心勘测,认真组织施工,克服了种种困难,桥终于在宋庆历八年(1048年)建成了,人们给这桥取名“利往桥”,有利于百姓往来的意思,桥身中央,建有桥亭一座,名垂虹亭。

    “垂虹桥的建成,消除了苏杭驿道的最后一个险要大渡口,自此商贾云集、墨客聚会,吴江成为车船之都会。”俞前告诉记者,左江右湖,“利往桥”蜿蜒其间,仿佛是长虹卧波,成了天下绝胜之处,文人们将其比作垂虹。久而久之,“垂虹桥”的名字就叫开了,“利往桥”的名字倒让人淡忘了。

    自古以来,垂虹桥就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融合,积聚了正能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有删改)

    材料二

    垂虹桥历史

    垂虹桥,位于今苏州市吴江区。始创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原为木桥。德祐元年,元兵南进时被焚,当年,重建为85孔。元代大德八年(公元1304)增建至99孔,不久桥又塌塞五十余丈。直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始由知县张显祖易木为石,改建为联拱石桥,全用白石垒砌,长500多米,设72孔。

    (选自百度百科)

    1957年8月,垂虹桥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存47孔。1967年5月2日20时40分,西首大孔及邻近之孔倒塌,当天21时许又倒塌8孔。之后,桥石陆续被拆走,只剩下被掩埋在土中东西两端。1985年,县粮食局施工建房挖出西端遗迹8孔半,进行复原性大修,建垂虹桥遗址公园,1986年7月列为吴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市政府拨款修东端遗存,与周边新建华严塔、计成纪念馆等组成“垂虹景区”,勒石作记,立于东端桥头和桥侧。2006年6月垂虹桥遗址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选自吴江方志)

    材料三

    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材料四

    东太湖论坛网友留言

    小松:本周六我们一起去垂虹景区吧!傍晚时候,看夕阳余晖洒在垂虹桥上,一定别有韵味。

    我:小松,你的愿望可能实现不了啊。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松:还真是,天公不作美啊,太遗憾了。不过,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垂虹桥的历史。

    小泽:听说垂虹桥最初是叫做“利往桥”的,为什么现在叫“垂虹桥”呢?

    我:因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泽:哦,是这样啊,我明白了。

    小松:我在网上看到两段对垂虹桥的介绍(材料一、材料二),虽然都是讲垂虹桥的历史,但是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却很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我:因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松:有道理。以后我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根据内容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语言。

    小泽:垂虹桥以前多么宏伟壮观啊!可现在却成为了断桥,为什么政府不把它修复起来,重现历史原貌呢?

    小松:哎,东太湖论坛也有网友和你意见一样,楼主“阿毛007”就“强烈建议修复垂虹桥”。但是,我倒同意第二位网友“古镇地主”的意见。你怎么看?

    我:我也来跟条帖子,表明我的观点和理由吧。(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麦苗返青是大地的复苏;重归于好是友情的复苏;重新振奋是精神的复苏;后疫情时代,生产恢复是经济的复苏……

    请以“复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