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麓同学分享“神奇的汉字”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正确的一项( )
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行辈háng、载途zài。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以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眼眶kuàng、脑畔bàn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撺辍”应为“撺缀”、“摺皱”应为“褶皱”。
D.要注意成语中音同义不同的字,例如:“人情世故”应改为“人情事故”。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髻(jì) 瞥见(piē) 黝黑(yòu) 诚皇诚恐(huáng)
B. 匿名(nì) 不逊(sùn) 滞留(zhì) 藏污纳诟(góu)
C. 私孰(shú) 诘责(jié) 骤雨(zòu) 筋疲力尽(jīn)
D. 吹嘘(xū) 佃农(diàn) 窒息(zhì) 深恶痛疾(wù)
3、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嶙峋 推祟 筋疲力尽 络绎不绝
B.赋闲 慰勉 张目结舌 长途拔涉
C.窒息 濒临 妙手偶得 詹何钓鱼
D.锁屑 狼藉 自出心裁 重峦叠障
4、下面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B. 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C. 小明做好事受到老师的表扬,毫不介意,谦虚地说:“做这点小事算什么,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D. 他为人低调,行事谨慎,其书法作品已呈现出遒劲稳健、潇洒自如的独特风格。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甲
峡口①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释】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从诗歌体裁角度来看,甲乙两诗都是近体诗,甲诗属于绝句,乙诗属于________。
(2)甲乙两诗都写了“沾巾”一词,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5)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6)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7)杜甫在《春望》中,运用移情于景手法,通过花与鸟这两种具有特征性的春天的景物表明对时事和离别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本学期的名著阅读中,你是否也遇见了有风骨的人物呢?请选择下列名著中的一位人物,结合其事迹加以阐述。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
8、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抑。(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3】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9、按要求作文
墙,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墙也可比喻障碍物、隔阂。用墙隔着的,可能是两个世界,也可能是两颗期待彼此的心。
请以《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