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情境中,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针对近期同学之间出现的争吵纠纷事件,班级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以和为贵”的讨论会。你作为主持人,在活动结束前要即兴讲话,你会说:“______”
A.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我受益匪浅。的确,为了维护友谊,同学之间就应该“和为贵”,做到“和而不同”,切不可“同而不和”。
B.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大家一定受益匪浅。的确,为了维护友谊,我们应该遵循“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的原则,张扬个性,活出精彩。
C.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同学之间就应该礼貌待人,和和美美,毕竟和气生财嘛。
D.确实,同学之间就是要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切不可说话不算数,这样才能友谊长存。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常常不注意环保,一些风景名胜不再优美,以致出现了海枯石烂的现象,实在令人惋惜。
B.电影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突然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
C.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东扩,最终引发了俄罗斯和乌克兰危机,同学们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侵略性扩张手段叹为观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才疏学浅的人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C.这次篮球赛的两个队伍的实力悬殊,较弱的一队被打得落花流水。
D.一只蓝色的蜻蜓,它像一架灵巧的直升机在空中斡旋,时而向上,时而向下,十分机灵。
4、下列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说》———韩愈———唐代
B.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C. 《与朱元思书》———吴均———宋代
D. 《雷电颂》———郭沫若———现代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和“见”请任选词说妙在何处?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作者门庭冷落的情况,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你的看法。
6、古诗文默写
我们读古典诗词,不是真的在读,而是用心在体悟,体悟那曼妙、美好和壮阔,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王维《使至塞上》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传神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李白《渡荆门送别》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答谢中书书》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黄昏时山水间景物的变化之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战争激烈的场面。
7、《格列佛游记》、《围城》皆为讽刺小说。请从下面语段中任选一个片段,从“讽刺艺术”的角度,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片段一:
他说:在外国人看起来,我们的国势似乎还很兴隆,不过实际上我们有着两大危机。一方面国内党争激烈,一方面极其强大的外敌时时有入侵的危险。关于第一件,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有两大政党互不相让,一党叫做特拉迈克三,一党叫做斯拉迈克三。因为一党的鞋跟高些,另一党的鞋跟低些,所以根据鞋跟的高低才分成两个党派。据说高跟是最合乎我们古代的制度,但是不管怎样,皇帝却决定一切行政官吏必须任用低跟党。这你不会不察觉到,皇帝的鞋跟就特别来得低,至少要比任何朝廷官员的鞋跟低一都尔(都尔是一种长度,大约相当于一英寸的十四分之一)。两党间仇恨很深,以至于他们绝对不在一起吃喝,更不在一起谈天。算起来特拉迈克三或高跟党的人数超过我们。但是一切权势却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怕的是皇太子殿下多少有点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有一只鞋跟比另一只高些,所以他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节选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片段二:
“哼,高松年还要我写篇英文投到外国杂志去发表,让西洋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么,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口气,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
鸿渐说:“你从前常对我称赞你这位高老师头脑很好,我这次来了,看他所作所为,并不高明。”辛楣说:“也许那时候我年纪轻,阅历浅,没看清人。不过我想这几年来高松年地位高了,一个人地位高了,会变得糊涂的。”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
8、阅读鲁迅《社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②“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③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④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⑤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⑥“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⑦“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⑧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⑨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⑩“豆可中吃呢?”
⑪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⑫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⑬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⑭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阅读选段,找出一处体现儿童心理的语句,并揣摩分析其中的儿童心理。
【2】结合选段内容,品析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3】豆是盐水煮豆,戏看得昏昏欲睡,文章却写“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9、作文。
“心中有你,心灵就不会再空虚;心中有你,脸上就不会有泪滴;心中有你,生活就充满了甜蜜;心中有你,生命就拥有了意义…… ”
请以“心中有你,让我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