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标题为《旧事重提》。共收入十篇文章,如《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这些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B.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C.《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众多人物,如待人宽和的曹先生、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难产而死的虎妞、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
D.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考察后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与朱元思书》《梁甫行》作者分别是茨威格、艾芙·居里、吴均、曹植。
B.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王绩《野望》的颔联。
D.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021年4月13日,中国女足克服重重阻碍,逆转战胜韩国,拿到了东京奥运会最后一张入场券。因为看台上飘动的五星红旗,这个夜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玫瑰之夜”。球迷们的欢呼声、呐喊声zhèn( )耳欲聋。赛后,女足队员们虔诚地望向冉冉升起的国旗,激动得不断擦拭眼泪,真情表达自己对足球的一片zhì ài( )。
A.fú 振 qiān 掣爱
B.fù 振 qián 挚爱
C.fù 震 qián 挚爱
D.fú 震 qiān 掣爱
4、对《傅雷家书》内容的表述及理解,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
B.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作为父亲,他虽然远在海外,但仍旧十分关心国内儿子的生活与成长。
C.在这些家书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D.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关河梦断何处”中“关河”的意思是: ;“梦断”的意思是: 。
【2】下面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再现了词人往日跃马扬戈、驰骋沙场的勃勃英姿。
B. “尘暗旧貂裘”,一个“暗”字抒发了词人对岁月流逝、人事消磨的失落和惆怅。
C. “泪空流”是词人感慨自己的年纪大,报国已力不从心了。
D. “谁料”二字写出了词人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流露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6、你已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3分)
①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②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④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⑤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诗是: , 。
⑦《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胜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
⑧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 ”。
7、《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在这样的危机中是如何生存、发展的。
①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 ②极度匮乏的物资供应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乌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宫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宫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①唐朝前期:_________ ②宋朝:_________ ③明朝:_________
【2】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2)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4】唐代前期向后期转化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的审美倾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新闻里,有雄师过江的胜利呼号;散文里,有抑扬顿挫的恩师教诲;诗文里,有哀转凄异的渔者之歌。或许,一丛浅草,也能欢唱对早春的赞歌;一道竹影,也会弹奏悠扬的曲调;一轮明月,也会发出对游子的呼唤……
文字无言,万物不语,却声声入耳,拨动心弦。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验,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⑴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严禁抄袭;⑵字数不少于600字;⑶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