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大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期中考试在即,同学们都在认真复习,李小明同学却殚精竭虑地在课堂上看着小说。
D.在盐城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学者们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入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撺掇(chuān) 斡旋(wò) 怒不可遏(è)
B.驰骋(chěng) 消长(cháng) 安营扎寨(zhài)
C.幽悄(qiǎo) 锵然(qiāng) 挑拨离间(jiān)
D.污蔑(miè) 狩猎(shòu) 大彻大悟(chè)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为范仲淹贬官岳州心情低落时的自勉之作,文中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海燕》作者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通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赞美海燕、海鸭、海鸥等形象,热情讴歌坚强勇敢、乐观自信的革命先驱者。
C.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起簪来表示已成年。
D.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左,下联居右。
4、下列情境中,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针对近期同学之间出现的争吵纠纷事件,班级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以和为贵”的讨论会。你作为主持人,在活动结束前要即兴讲话,你会说:“______”
A.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我受益匪浅。的确,为了维护友谊,同学之间就应该“和为贵”,做到“和而不同”,切不可“同而不和”。
B.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大家一定受益匪浅。的确,为了维护友谊,我们应该遵循“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的原则,张扬个性,活出精彩。
C.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同学之间就应该礼貌待人,和和美美,毕竟和气生财嘛。
D.确实,同学之间就是要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切不可说话不算数,这样才能友谊长存。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班级的“诗词大会”“你说我猜”环节,要求同学们根据所给出的线索猜出某两句诗歌,请你在下面的三条线索之外再添加一条线索,让同学们将答案锁定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本诗的作者被后人称为“诗圣”。
B这首诗是诗人于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
C这两句诗中有两个词都凝聚着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愁思。
D_____________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争渡,争渡,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3)郦道元《三峡》最后的渔人歌谣“_____,_______”,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4)孟子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人和”,但杜牧认为战争中的天时很重要,正如他在《赤壁》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阅读《昆虫记》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天,我逮到了很多只蜘蛛。为了看一场殊搏斗的好戏,我挑选出两只已完全发育成熟的强壮雄蛛,把它们放进同一只大玻璃罐中。开始,两只蜘蛛沿着角斗场走了好几圈,试图避开对手,但是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它们就好像听到了发令枪声一样,现出腾腾杀气。它们并没有马上猛扑上去厮咬,而是仍然保持一段距离,最后竟然都一屁股坐在后腿上。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胸膛免遭对方攻击。它们相互对峙了大概两分钟,毫无疑问,在这期间彼此焕发了斗志。两分钟刚过,几乎同时,两只蜘蛛一跃而起,向对方猛扑过去。它们各自舞着长腿缠住对方,顽强地用上颚的毒牙厮咬。不知是疲劳过度还是依照惯例,角斗暂停了。双方从各自角斗的位置上撤退下来,但是都保持威慑状态。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猫之间奇怪的争斗,因为猫在争斗过程中也存在休战状态。当两只塔蓝图拉毒蛛又重新投入角斗时,厮杀更加惨烈。最终,角斗失败的一方会被胜利一方从场心抛出。它必须承受失败的厄运,它的头颅被撕开,成为征服者口中的美食。在这场令人惊叹的大决斗之后,我留下那只得胜的塔蓝图拉毒蛛达数周之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来塔蓝图拉毒蛛具有的特点。
8、名著阅读
(材料一)
(1)红军正在保安盖起几所新建筑。但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住处是非常原始的。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
(2)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我记得有一次在抗日剧社看戏、休息的时候,群众一致要求毛泽东和林彪来一次合唱。
(3)我记得有一两次当他讲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湿润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篇《在保安》,有删减)
(材料二)
(4)长征的统计数据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一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
(5)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锁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有删减)
(材料三)
(6)大火封住了桥头。火势凶猛,映红了渐渐暗下来的黄昏天色。南岸的杨成武大声喊:“同志们!这是最后的关头!莫怕火!冲过去!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南岸所有的红军官兵都呐喊起来:“冲呀!莫怕火!冲过去就是胜利!”攀在最前面的廖大珠连长喊了一声:“同志们,跟我前进!”然后他站起身第一个冲进火海。第二个迎着火海冲进去的是一个苗族小战士。接着突击队员一个接着一个冲进了大火中。
(节选自《长征》王树增著,删减)
【1】选文(5)描写了什么事件?并结合《红星闪耀中国》简要概括这事件。
【2】试分析选文(5)中加点字词以及选文(4)中具体数据的表达效果。
【3】比较选文(5)(6),你更喜欢哪一种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说明理由。
【4】根据选文(1)(2)(3)概括毛泽东的形象特征,并结合全书中毛泽东的形象分析他在中国苹命的“奇迹”中的重要作用。
9、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那样一个人,那样一处景,那样一个瞬间,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灵,令你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欣喜……
请以“触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