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金华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 《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 《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 《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 2、从选项中找出与例句使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例句: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A.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B.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C.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

    D.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缈/名/水 木/络不绝

    B.手/下 涤/巾 教/风雨如

    C.临/制/着书 南/人才济济

    D./探 倾/花 惧/精竭虑

  • 4、下列词语和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是(     

    A.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B.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束缚。                  晦暗:昏暗。

    C.斡旋:调停,调解。                                                冗杂:繁杂。

    D.归:出嫁的女儿回家看望父母。省,反思。            次第:依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

                                                                                  白居易 (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C.“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白居易《卖炭翁》和本诗都传达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请结合两首诗的结尾,分析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翻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本,驻足就能感受“爱国忧民”的赤诚之心,俯身便能听到“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曹操用①“_______________”(《龟虽寿》)表明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李贺用②“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抒发将士誓死报国的忠心;吴均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③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表达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情趣;杜甫用④“__________________”(《春望》)移情于物,抒发忧国思亲之情;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________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填空

    _______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花了足足十三年时间写的科普巨著,他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不褪色的迷失

    赵丽宏

    ①我儿时的照片留下的很少,就那么两三张。有一张一寸的照片,是我三岁时拍的。照片上的我,胖乎乎的脸,傻呵呵的表情,眼睛里流露出惊恐和疑问,还隐含着几分悲伤……看着这张照片,我很自然地回忆起儿时的一个故事,那是我最初的记忆之一。

    ②三岁时,我跟父亲出门,在马路边的人群中走失。开始还不知道害怕,以为父亲会像往常一样,马上出现在我面前,将我抱起来,带我回家。然而我跌跌撞撞在马路上乱转了很久,才发现父亲真的不见了。我惊恐的叫声引起很多行人的注意,数不清的陌生面孔将我团团围住,很多不熟悉的声音问我相同的问题……然而我不愿意回答任何问题,因为我以为是父亲故意丢弃了我,我无法理解一向慈眉善目的父亲怎么会就这样把我扔在陌生人中间,自己一走了之。我以为从此再也见不到父母了,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恐惧、悲哀和绝望。我一声不吭,也不流泪。被人抱着在街上转了几个小时后,才被送进派出所。一个年轻的女民警态度和蔼地安慰我,给我削苹果。另一个年轻的男民警在一边不停地打电话,从他的话中,我知道他是在帮我找爸爸。我在女民警的哄劝下吃了一个苹果,然而心里依然紧张不安。眼看天渐渐地暗下来,还没有父亲和家里的消息。我呆呆地望着窗外,路灯、车灯开始亮起来,马路上一片迷离恍惚。恐惧和惊慌一阵又一阵地向我袭来。那位女民警不停地安慰我:“你别急,爸爸就要来了,他已经在路上了,过一会儿,你就能看见他了!”但我就是不相信,我想,父亲大概真的不要我了,要不,怎么天黑了他还不来呢

    ③就在我惊恐不已的时候,女民警突然对着门口粲然一笑,口中大叫道:“瞧,是谁来了?”我回头一看,只见父亲已经站在门口。

    ④我永远也忘不了父亲当时的模样和表情。他那一向很注意修饰的头发乱蓬蓬的,脸似乎也消瘦了一圈。当我扑到父亲的怀抱里时,噙在眼眶里的泪水夺眶而出,委屈、激动、欢喜和心酸交织在一起,化作不可抑制的抽泣。当我抬起头来看父亲的时候,我不禁一愣:父亲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在我心中,父亲是不会哭的,哭是小孩子的专利。父亲的泪水使我深深地受到了震动。父亲紧紧地抱住我,口中喃喃地、语无伦次地说着:“我在找你,我找了你整整一天,找遍了全上海,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着急……”

    ⑤此刻,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先前的怀疑和怨恨顷刻烟消云散。我尽情地哭着,痛痛快快哭了个够。哭完之后,我才发现,那一男一女两位警察一直在旁边微笑着注视我们父子俩。这时,我又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个男警察摸着我的脑袋,笑着打趣道:“一歇哭,一歇笑,两只眼睛开大炮……”这是当时人人都知道的一首儿歌。于是我们四个人一起笑起来……从派出所出来,父亲紧拉着我的手走在大街上,街上车水马龙,迷离的灯光变得璀璨动人。他问我:“你想吃什么?我给你买。”我什么也不想吃,只想拉着父亲的手在街上默默地走。然而父亲还是给我买了一大包好吃的东西,让我一边走,一边吃。

    ⑥走着,走着,经过了一家照相馆,看着橱窗里的照片,我觉得很新鲜。长这么大,我还没有进照相馆拍过照呢。橱窗里的照片上,男女老少都在对着我开心地微笑。我想,照相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父亲见我对照片有兴趣,就提议道:“进去,给你照一张相吧!”面对照相馆里刺眼的灯光,我什么也看不见了,父亲消失在幽暗中。于是我情不自禁又想起了白天迷路后的孤独和恐惧。摄影师大喊:“笑一笑,笑一笑……”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当快门声响起的时候,我的脸上依然带着白天的表情。于是,就有了那张一寸的照片。在这张小小的照片上,永远地留下了我三岁时的惊恐、困惑和悲伤。尽管这只是一场虚惊。看这张照片时,我很自然地会想起父亲,想起父亲为我们的走散和团聚而流下的焦灼、欢欣的泪水。父亲找到我的那一瞬间的表情,是他留在我记忆中最清晰、最深刻的表情。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父亲和孩子一样,也是会流泪的,这是多么温馨、多么美好的泪水啊!

    ⑦照片上的我永远是童稚幼儿,可现实中,岁月已经无情地染白了我的鬓发。而我的父亲,今年已八十三岁,老态龙钟了。从拍这张照片到现在,有四十年了。四十年中,发生了多少事情,世事沉浮,世态炎凉,悲欢离合……可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在我的记忆中却是特别清晰、特别亲切,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在眼前。岁月的风沙无法掩埋儿时的这一段记忆。当我拿出照片,看着四十年前的自己茫然失措的表情时,我不禁哑然失笑。四十年的漫长时光在我凝视照片的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哦,父亲,在我的记忆中,你是不会老的。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仿佛看见,你正迈着急匆匆的脚步,满街满城地找我……而我,什么时候离开过你的视线呢?

    ⑧前些日子,我、我的妻子,还有我九岁的儿子,陪着我的父母来到西湖畔。久居都市,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我想陪他们在湖光山色中散散心,也想在西湖边上为他们拍一些照片。在西湖边散步时,我向父亲说起了小时候迷路的事情,父亲皱着眉头想了好久,笑着说:“这么早的事情,你怎么还记得?”我说:“我怎么会忘记呢?我永远也忘不了。你还记得吗?那时,你还流泪了呢!”

    ⑨父亲凝视着烟雨迷蒙的西湖,久久没有说话。我发现,他的眼角闪烁着亮晶晶的泪花……

    1文中第②-⑥段中,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从全文看,这部分采用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2请分析第②段画线句“路灯、车灯开始亮起来,马路上一片迷离恍惚”的作用。

    3第④段和第⑨段写了父亲两次流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原因。

    4自选角度,分别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但我就是不相信,我想,父亲大概真的不要我了,要不,怎么天黑了他还不来呢?

    (2)父亲紧紧地抱住我,口中喃喃地、语无伦次地说着:“我在找你,我找了你整整一天,找遍了全上海,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着急……”

    5通读全文,谈谈你对题目“不褪色的迷失”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分精彩。

    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班级,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