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溃退/匮乏 炽热/炙热 当铺/锐不可当
B.诘责/拮据 镌刻/隽秀 签订/油光可鉴
C.悄悄/悄然 教诲/后悔 屏风/屏息敛声
D.哽咽/咽喉 真谛/花蒂 连翘/翘首而望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个学期,我们在语文老师的引领下,看到了步履蹒跚走到铁道边的父亲,看到了满怀同情之心和愧怍之情的善良女子,看到了有着惟妙惟肖石狮形柱子的石拱桥,也看到了“欺骗”我们眼睛的殷红的落日……回顾所学的课文,发现语文原来真是一门多姿多彩的学科。
A.mán zuō xiào yān
B.mán zuō xiāo yīn
C.pán zuò xiào yān
D.pán zuò xiāo yīn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裁 翘首(qiáo) 眼花缭乱 殚精竭虑(jiē)
B. 诘责 绯红(fěi) 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wù)
C. 溃退 要塞(sài) 油光可鉴 诚惶诚恐(huáng)
D. 崎岖 蒙昧(mèi) 和言悦色 藏污纳垢(gòu)
4、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小时候,我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_____________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①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
②九月登高吃花糕。
③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
④这个节日里,漂泊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
⑤八月节再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
A.③①⑤②④
B.③②④⑤①
C.③④②⑤①
D.③①④②⑤
5、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用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甲)诗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涵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乙)诗“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D.两首诗均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赛诗之名作。
【2】《使至塞上》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请你引用所学的古代诗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吟诗:“山气日夕佳,(1)______”,赏陶渊明笔下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2)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赏崔颢笔下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3)______,长河落日圆”,赏王维笔下塞外大漠的雄浑壮丽之美。
诵词:“我报路长嗟日暮,(4)______”,我们体会到李清照在人生道路上的茫然;“(5)______,______”,我们感悟到晏殊借落花和归燕传递的惋惜伤感之情。
读文:“富贵不能淫,(6)______,______”,孟子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7、阅读下面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段,按要求答题。
十月八日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他不止一次问我,他何时才能出院。我说快了。那两个姑娘每到探视日都来看他。现在我知道了他能忍受剧痛而不呻吟的原因啦。我问他时他回答:“您看看这本书就清楚了。”
(1)选段中“这本书”的书名是《_________》,而影响保尔·柯察金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人是红军战士___________。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回答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研山文峰塔
①研山文峰塔位于滦州城南5.4公里,紧傍滦河西岸的研山顶上。是滦州境内名胜,甚至可以说是代表了冀东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百多年来,文人雅士,往来过客仰其名登山观瞻者颇多,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句,其中一首赞美到:山峰虎踞不知年,选胜登临涉岭颠。万里山河归眼底,昂头直欲上青天。——民国滦县县长贺朝元
②此塔最初建于辽代世宗耶律阮(公元947951年)时期,清代两次重修。塔基座由绵石条砌成,上为砖结构,共13层,高20米,8角,面南背北。塔的南面有石刻楷书“文峰塔”。左面刻“冲需汉”,右面刻“凌云梯”。皆书体遒劲。唯背面字迹模糊不可辨认。塔每节各角都挂有钢质铃锋。每当夜静更深,微风四起,那铃锋则随风摆晃,“叮当”之声伴着脚下“哗哗”的滦河水声,声韵有致,确实是“五夜风声啸更雄”。
③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朱高樗代理滦州知州,此人非常迷信,会看风水。他以“研山似虎踞,塔似虎角,若留此塔,与滦不利”为由,不顾乡绅百姓们的强烈反对,强行将塔拆除了。十年之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在滦州任知州的黄克昌又以“塔主一邑(县)科等,去之则不祥”为由,召集众乡绅商议修塔一事,乡绅、百姓纷纷捐款,重修此塔。黄知州亲自登山,察看被炸毁的塔址,提出新塔形和施工方案,集中能工巧匠进行重修。研山怪石磋峨,东侧、北侧绝壁千尺,在山顶上施工很难,几个月才竣工,黄知州亲自到山上验收,看过后说:“此塔为滦州一神笔,笔尖是一柄三股铁叉,笔尖分叉怎么行?”但塔已修成,只有贴出告示“谁能将塔顶铁叉挫去两股赏白银三百两”。永平府(今卢龙县)一工匠揭了告示,他只身登上塔顶挫掉了两股铁叉。
④研山文峰塔过去被列为滦州八景之一。在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中坍塌。2010年冬天,滦县决定重修研山塔,到2011年五六月建成。
⑤位于滚河西岸的研山塔,与位于滦河东岸的龙山塔,遥遥相对,曾是旧时跨越滦河两岸的一道开阔的景观:“龙山塔峙”。
【1】文峰塔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请概括③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3】文章第①段引用民国滦县县长贺朝元的诗,有什么作用?
9、作文。
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们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们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八年级,一个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写成记叙文;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