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B.妈妈常对我说:“你长大了,要懂得人情世故。”
C.中学生要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目空一切的气势。
D.领导干部要光明正大,表里如一,做到对上与对下一致,人前与人后一致。
2、下列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与消息都要求真实及时,但消息常常报道新闻事件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的片段。
解说:这句话表述准确。
B.山川风物 净化心灵 反复诵读 观点鲜明 住在客店
解说:这五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千钧一发”“白发三千丈”“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解说:这句话判断准确。
D.律诗一般有八句,两句成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解说:这句话表述准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江西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
B.前不久,赣州市举办了“骑行共享生活”主题活动,来自全市各地的大约2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C.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能不能切实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班长陈娜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同学中德高望重。
B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破击长空、翱翔天际。
C. 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学画中的不足之处,使我茅塞顿开。
D.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名句作者。
①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②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③转觉鸬鹚毛色下, 。(白居易《池鹤》)
④ ,寻常百姓家。(葛天民《迎燕》)
⑤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⑥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 ,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⑧四面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
7、名著阅读。
(1)下列对有关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永烈经典科普作品:科学掠影》一书中的《银珠闪闪》,介绍了河蚌的育珠过程。
B.《林清玄散文精选》中《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通过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文章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
C.在荒岛上,鲁滨孙为了避免忘记计算日期,在树干做成的十字架上,刻上登岛日期,每过一天,就在十字架上刻一道痕。
D.鲁滨孙及时救下了野蛮人来不及吃掉的一个俘虏,并给这个人起名为“波儿”。
(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三项任务。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内容呈现 | 问题探究 |
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 | 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任务三:推荐作品,传承精神。班级开展“不忘历史,牢记使命”读书交流会,请你在交流会上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
(3)斯迈尔斯说“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读完《长征》《飞向太空港》后,相信你一定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身上所洋溢着的振奋人心的精神品质。请各结合一个具体情节分别说说你对下面两种精神的理解。
长征精神: 。航空精神: 。
(4)
“突然,所有的目光聚到一起,开始审视一个迟到的陌生人,此人神态自若,不同凡响,身材魁梧,从穿着打扮来看像是个有钱人,锦绣背心和豪华饰带上面,披着一件灰色天鹅绒褶裥外套,颜色偏深的外套轮廓被金光闪闪的饰带映衬着,从颈扣向两侧延伸,经过衬衫褶边,一直拖到长筒丝袜上口为止。”
此段文字描写的是茨威格作品《三作家》中的 (人名)。
8、低调显境界
向贤彪
①何谓低调,我理解就是走了大运、干了大事,或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不忘乎所以、盛气凌人,不卖弄显摆、大肆张扬,而是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成功。
②低调的人,是生活的智者,他们知道自身的渺小,他们收敛、含蓄,就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能否认它的深邃;低调的人,是生活的强者,他们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所以他们蓄势待发,当一个目标实现以后,又把目光投向下一个,总是比别人抢占先机,获得更大的成功。
③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知名人士表现出低调做人的品格。三国时诸葛亮对蜀国居功至伟,刘备本想以皇位相让,但诸葛亮谨守属臣本分,低调做人,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让后人敬佩不已。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家喻户晓的科技大家。然而,他低调做人。当中央领导同志去看望他,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并号召全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时,他却连连摆手说:“向我学习,不敢当!”钱老居功不自傲的品格,让我们读懂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对人生观的诠释。
④先哲们都曾用隽永的语言来颂扬低调的品格。如:“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温温恭人,维德之基”。低调谦恭,是个人成长的“加速器”——“若升高必自下,若除趋必自迩”;是人不断前进的“稳定阀”——“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是获得知识、赢得信任的“指示灯”——“君看桃与李,成蹊亦无言”;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必由路”——“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外国一位哲人也曾这样说:“当我们事事如愿时,切不可忘乎所以、盛气凌人。因为成功时趾高气扬与遭厄运时悲观丧气,都是一种浅薄和脆弱的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情、恒定的态度。”
⑤看来,古今中外都是崇尚低调做人、谦虚处世的。这样,赢得的不仅是信任、信赖,而且可以使自己减少偏差,克服自满,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赢得未来。
⑥低调,不是压抑身身的欲望,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对自己的约束,也是一种对社会、对别人的尊重。懂得低调的人,才会“胜不骄,败不馁”;懂得收敛的人,也将赢得社会和别人的尊重。
(摘自《读者文摘》2016年3朋,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低调的表现。
B.低调对生活的益处。
C.很多名人均具有低调做人的品格。
D.低调显示人的境界。
【2】下列对本文观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调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成功。
B.做低调的人,一定可以成为生活的智者和生活的强者。
C.低调做人赢得的不仅是信任、信赖,而且可以使自己不断进取,赢得未来。
D.低调是一种境界,一种对自己的约束,也是一种对社会、对别人的尊重。
【3】下列句子不能当做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B.“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C.“有旷达之性,方可逍遥于世,轻松做人,从容处事,自己主宰自己。”
D.“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取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本文属于立论。
B.第⑥段中加点的词“不是……而是……是……也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C.选文首先解释什么叫“低调”,然后以古今中外人士的言行为论据,论证“低调做人、谦虚处世”的观点,最后进一步理解“低调”的含义。
D.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低调的为人处世态度。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经迷茫 原地徘徊
所有景色 失去色彩
直到唤醒勇气 唤醒期待
唤醒属于自己的节拍
睁开眼睛 洗涤过去
新的挑战 已经来临
忘掉曾经恐惧 悲伤的回忆
向梦想靠近 决不放弃
向前跑 迎阳光 吹个口哨
向前跑 轻松将我围绕
向前跑 迎着风雨 张开怀抱
(节选自《向前跑》歌词)
请你以“向前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文中不得泄露考生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