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B.我在一个雨季来到壶口瀑布,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震耳欲聋。
C.美国逆时代潮流,动不动就对他国挥舞制裁大棒,这种做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D.日前,深圳某公司因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了。
2、下面关于课文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
B.《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C.《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D.标题、主体、结语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很多人深刻感受到思想的光芒、理想的魅力。
B.考古工作既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
C.能否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需要将体育和教育的视野“合二为一”。
D.看着浪花轻抚沙滩和游客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紧张和不快慢慢释然。
4、选择成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就资格和经验而论,他们两个___________,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得到这份工作。
②周思来总理___________,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了终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A.不相上下 呕心沥血
B.半斤八两 处心积虑
C.不相上下 处心积虑
D.半斤八两 呕心沥血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1】《南湖早春》一诗,可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中看出早春的季节特点。
【2】同样是写早春,诗人的情感态度却有很大的不同,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对以上两首的思想情感做比较分析。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白居易《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1)文段中的胖大和尚是____(人名),选段描绘的是____(情节),他是____(性格)的人。
(2)阅读名著,我们可以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艺术画廊中,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而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请对《水浒》中的林冲和武松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分析。
相同点: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王艺侨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18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退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⑤“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⑥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7日)
(1)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课文,不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为学》
D.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2)文章第①段引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试对第④段的论证思路进行分析。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恒心”。
9、半命题作文。
1899年的一天,尼采离开他在杜林的旅馆,步上街道,看见一个车夫正在鞭打一匹马。尼采跑上前去,当着车夫的面,抱住马头放声大哭。当伟大哲学家的泪水洇湿马脸时,我们无法窥探那匹马的心灵。米兰·昆德拉却在自己的书中窥探了尼采的心灵,他说,尼采这一动作的广阔内涵是,他正努力替车夫向这匹马道歉。尼采眼中的马是有尊严的,有着和人类一样高贵的心灵。向一些灵魂道歉,就是在拯救我们自己。
请将“向 道歉”补充完整,并以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