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犯罪分子常用一些不名一钱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一些贪财的老奶奶的金首饰。
B. 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C. 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
D. 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B. 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
C. 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D.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莫言笔耕不辍,他将作品中描绘的乡土风情与灵动的想象力相结合,开启了当代小说一个新的审美时期,将中国故事带到了世界文学的舞台。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系向牛头充炭直
B.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撺掇(cuàn) 糜子(mí) 羁绊(bàn)
B.迁徙(xǐ)##dot## 斡旋(wò) 冗杂(róng) 连翘(qiào)
C.亢奋(kàng) 棹船(zhào) 蓦然(mù) 间隔(jiān)
D.农谚(yàn) 劫难(jié) 登时(dēng) 携带(xié)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①女,莫我肯顾。
逝②将去女,适③彼乐土。乐土乐土,爰④得我所?
注:①贯:侍奉。②逝:誓。③适:到……去。④爰:于是,在这里。
【1】《蒹葭》开头起兴有何作用?
【2】赏析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6、默写古诗文。
(1)那天,你和小粤一起登梧桐山,一路上“芳草鲜美,______”,“青树翠蔓,______,______”。
(2)当你们满怀豪情登顶梧桐山,极目远眺,望着远处的云与山与海,你们不由得发出慨叹。你说:“八月湖水平,______。气蒸云梦泽,______。”小粤接:“海内存知己,______。”
(3)小粤突然很感慨:“眼前美景如此壮阔大气,可是我的梦想却如《蒹葭》所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求之不得,______。悠哉悠哉,______。’我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的梦啊?”
(4)你拍着小粤的肩膀说:“‘______,悠悠我心。’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______,儿女共沾巾’。我们要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____)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__________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__________,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缩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这段文字出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__,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昆虫是__________。
8、①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③他的相貌很古怪,脑袋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那袍子早已油渍斑斑。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④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⑤有一天,上作文课,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刚写两个字,照例吸溜一下鼻涕,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便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为之愕然。可我却按捺不住,挺身分辩了几句。一下就让老先生把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有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xxx!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⑥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⑦但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像是演员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也许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⑧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不用。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后,会所余无几。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不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他会郑重的给我解释:“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再读读,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⑨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选自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有删改)
【1】完成以下表格,简要概括徐先生教国文的做法和“我”的受益情况。
徐先生教国文的做法 | “我”的受益 |
① | 提升了对国文的兴趣 |
② | ③ |
④ | ⑤ |
【2】本文在人物塑造上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第⑧段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生动,请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赏析。
【4】文章结尾”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怅惘敬慕”是一种怎样的的心情?谈谈你的理解。
9、读书让人益智,读书使人优雅,读书慰藉心灵,读书提升素养,读书温润人生。你一定从书籍中有过不少感悟吧。
请从《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平凡的世界》等书中,任选你喜欢的一部书,以“读_________________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①选材新颖,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字数600字以上。②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