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他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苏轼号东坡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的作品,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凛冽(lǐng) 浩瀚 锐不可当(dǎng) 惮精竭虑
B.涿州(zhuō) 坠毁 摧枯拉朽(xiǔ) 隐天蔽日
C.悄然(qiāo) 溃退 屏息敛声(liǎn) 林寒涧树
D.素湍(tuǎn) 沸腾 眼花缭乱(liáo) 小雾将歇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那个八月,杜甫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的袭击:秋风破茅,秋雨漏屋,一家人无处安身。他却在此刻慷慨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得如此光明正大。历史风云变幻,一拨又一拔的风流人物在历史的尘埃中变得面目模糊,而人民却永远缅怀杜甫,因为他能从自己的痛苦中生出一种大胸怀,穷也兼济天下,心里装着人民的人,人民也将永远记住他!
A. 暴风骤雨 B. 光明正大 C. 风云变幻 D. 缅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B.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 地插进碧波之中。
C.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上漂浮,飞鸟略过她的身旁。
D.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甲】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北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乙】
西江月
(北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①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②。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②琼瑶:美玉。
【1】下列对两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词借“缺月”“疏桐”“漏断”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B.甲词“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一句,写“幽人”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写出了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词人形象。
C.乙词首句中“照野”二字,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形容“浅浪”,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汩的景象表现出来了。
D.乙词下片词人进一步抒写对月色的迷恋和珍惜,运用象征手法,用美玉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营造了一个极为幽美、静谧、纯洁的境界,感情真挚,令人神往。
【2】两首词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请分析其思想情感的不同之处。
6、根据要求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6 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忘我为人的精神,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亥杂诗》中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
7、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设法打破这一已经持续了九年的新闻封锁。……这要经过怎样的冒险呢?我不知道。但是,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是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
你认为这段话表明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__(填人名)的,“书”指的是________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3)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傅雷说:“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他们的话各自体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自己同别人的关系?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________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