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jìng) 对称(chèn) 差(chāi)使 坦荡如砥(dǐ)
B.喧嚣(xiāo) 轩榭(xiè) 狼藉(jí) 惟妙惟肖(xiāo)
C.纤(xiān)维 翘首(qiào) 秀颀(qí) 络绎(yì)不绝
D.罅(xià)隙 濒(bīn)临 俯瞰(kán) 摩肩接踵(zhǒng)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夸张)
B.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反问)
C.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D.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拟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重读了小学时的日记,童年往事历历在目,我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B.冒着四月的细雨,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苗圃,去亲近雨中的花朵。
C.我们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目空一切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D.面对那些有损学校良好形象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4、下面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5、阅读下面的歌谣,回答问题。
卢沟谣
李明基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
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
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
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
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
水清清,月圆圆,万古卢沟佑安澜①
[注释]①安澜:比喻社会安定、太平。
(1)这首歌谣构思顺畅,以 为序,呈现了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
(2)读完这首歌谣,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你用1—2个词语概括出来。
(3) 《卢沟谣》歌词清新、质朴、韵味十足。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处,品味其语言。
(4)有人提出,卢沟桥可以见证历史,却无法书写江山,因此建议将“留下古桥写江山”一句中的"写”改为“卧”或者“吊”。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
6、默写古诗文。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5)请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完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________,________。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________,________”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风光的壮丽之美;陶渊明《饮酒(其五)》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夕阳照耀下山中不可名状的自然之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的“晓雾将歇,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展示蓬勃生命气息的灵动之美。
7、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谈一谈阅读纪实类作品的读书方法。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①我们都知道人会长胖,但地球是否也会不断长胖呢?地球又是怎么变胖的呢?地球变胖,说的就是地球不断膨胀的过程。如何证明地球在膨胀?这就不得不说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所相信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假设将各个大洋都刨除,各个陆地板块刚好会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小地球。这一点是当前的板块理论所解释不了的,难不成陆地板块漂移过?
②在宇宙中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宛如一个水球,一块块陆地如同补丁一样漂在海洋中。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突然发现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有着极为相似的海岸线,换句话说,要是把非洲和美洲凑到一起,它们彼此之间竟可以恰好吻合。再看其他陆地的边缘,也刚好能严丝合缝地合到一起。
③事实上,对于板块运动的理论,还有一点是人们无法解释的,即多个板块本源自“一张大补丁”,在漂流的过程中,板块发生碰撞,那么为什么直到今日,陆地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刚刚分开时的形状呢?还有一个说法,即板块理论说,该理论认为,地壳会在海洋底部扩张,不过却可以在海洋和陆地交界的区域交错,而后进入地幔,再消失。
④这一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不曾有什么准确的证据证明地壳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支持板块漂移说的科学家,对于这个“补丁”的难解之谜,一直一筹莫展。于是,一些脑洞大开的科学研究者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地球始终都在不断地膨胀。
⑤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地球不停地膨胀,致使裂缝越来越大,断裂的板块距离也越来越远。水球中的水会不断地填充裂缝,板块与板块分离得也就越来越远,久而久之,陆地和海洋便形成了。而如今的地球,海洋的占比也远远大于陆地。这个观点并非凭空捏造。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的测量结果是,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以此推算,地球的半径在100万年中,会增长16千米,1亿年就会增长1600千米!
⑥目前,地球的半径的为6371千米。按照上述比例增长,地球从最初的小球膨胀到现在的体积并没有花费很长时间。再换一种方式来测算,每个大洋海底扩张的速度是1060毫米/年,将其综合便可推算出,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要增加100毫米左右,这一结果与第一种计算方式相差不多,由此可见,地球膨胀学说是能够让人信服的,也就是说,地球的确是会一直“胖”下去的。
(选自《意林》2021年第10期,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段的两个反问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地壳确实会消失在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处。
C.“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一些天体测量也都不再是仅凭想象,比如地球的尺寸和各个大洲的运动情况,等等。”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地球半径每年都会增长16毫米,地球的周长平均每年都要增加100毫米左右,地球会一直“胖”下去。
【2】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第⑥段第一句中划线的词语“目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9、“信念”一词,词典作解为: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于人,信念好比人生大厦的支柱、人生航船的罗盘,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恶,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往无前。
请以“带着信念向未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