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悄然(qiǎo) 杳无消息(yǎo)
B.瞥见(piē) 不逊(xùn) 锐不可当(dāng)
C.翘首(qiáo)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
D.绯红(fēi) 锃亮(cèng) 颔首低眉(hàn)
2、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___;轻淡的,___,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① B.②③ C.②① D.④③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颓唐 嶙珣 罅隙 妙手偶德
B.喧嚣 汴粱 遒劲 旁遗斜出
C.潇洒 倦怠 畸形 深恶痛疾
D.慰勉 私熟 络绎 春寒料鞘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B.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C.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D. 每次大扫除时,他总是拈轻怕重,对集体的荣誉漠不关心。
5、阅读王维的《送别①》,完成小题。
下马饮君酒②,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③。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①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②饮君酒:劝君喝酒。③归卧:隐居。南山陲:终南山边。
⑴诗中的“白云”一词有何深刻含义?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⑵结合诗中划线句与王绩的《野望》中“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分析本诗中的友人与王绩都有怎样的心情和心愿?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2)角色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4)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万里风鹏正举。
(6)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红星照耀中国》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请结合原书的具体内容,简要阐述这句话的含义。
8、课外阅读
读书关乎心灵
胡晓红
近日见三五好友在网上发表读书照片,并附几句评价。对此我最初只匆匆一扫,觉得朋友很勤奋,工作之余仍能把一些时间腾给读书,心中颇为赞赏。但是再关注他们读的书,发现其中成功学著作、名人自传、励志书籍居多,赞赏之意便少了几分。
成功学著作风靡,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从它们诞生后,便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但就如我们所看到的,读过励志书的人,并未在阅读之后精神焕发,然后志存高远、悬梁刺股、夜以继日。因为这些书讲述的,只是一个个他人成功的模式化故事,能起的作用大抵是暂时刺激一下阅读者的神经。我从心底认为,读书是关乎心灵的事,好书给人的馈赠往往也是思想和心灵上的。真正能够起到励志作用的书并非成功学著作,也不以励志为直接目的,而是通过帮助读者一步步建设心灵,使读者自觉地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好书让人心生敬畏,并激励人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书不胜枚举。真正的书中良品,能让读书人了解知识的精深,胸怀与精神的清朗,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博览群书的人,也仍自惭于自身的少知与浅薄。好书使得读书人不敢妄自尊大,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把精力放在学习求索上。读书人真正盼望的,是通过经年的努力与积累,让精神避免躁动和浅薄而接近澄澈。
同时,好书能培养人的心性,砥砺人的品格。好书是写作者废寝忘食的真诚创作,凝结了作者尽心体察的智慧以及经年的积累。那些平实精到的表述,严谨克制的低回,深沉宁静的思想更能打动人、影响人,润物于无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适用于形容它们对阅读者产生的自然却深邃的影响。好书往往是娓娓道来,并非套用统一的模式讲述类似的故事,因此每一次阅读都会成为一次心灵之旅。
人最可悲的是没有主心骨,寻不到自己。书籍在浸润心灵和感染精神后,最为重要的功劳是教人成为自己。好书助读书人自省自知,也使他们的心境变得更为开阔,学会更加尊重他人和环境,更加尊重自己。
所谓成功的路径,并非励志书里说得那么单一,成功的真正定义,理应是在自身最喜欢的领域做出成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读书关乎心灵,读书渐少又渴望成功的当代人,更需要好书的感染和浸润。心灵丰盈了,意念坚定了,励志的路才会真正好走。
(略有改动)
【1】作者为何对好友读成功学著作少有赞赏之意?
【2】作者认为好书具有怎样的特点?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好书的作用?
【4】每年高考前夕,有的地方的高三考生,把课本和资料从楼上抛向天空,名日:“释放压力”。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9、作文。
成长,是我们带着家人的滋养逐步走向他人、走向社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学习会了留意和感恩亲人,请为自己家庭成员中的一位长辈写一篇人物小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写出人物特点,既有概括性的介绍也有具体的事例;③详略得当,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