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生物学著作。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B.《史记》是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C.《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部科普类作品。全书叙述简洁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其中还穿插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为我们开启了天文学的殿堂大门。
D.《水浒传》中的高俅最开始是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一脚好球,受到皇帝赏识。他不到半年就被抬举做到殿帅府太尉执事,把持朝政、无恶不作。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畸形(jī) 文绉绉(zōu) 诚慌诚恐 深恶痛疾(wù)
B.由衷(zhōng) 畎亩 殚精竭虑(dān) 杳无消息
C.一厝(chuò) 殷勤 夷为平地(yí) 抑扬顿坐
D.鸡枞(cóng) 遏制 倒坍(tān) 紊乱(wěn)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惬意。
B. 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C. 在国测运动会上,有大约20%左右的学生,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导致成绩不理想。
D. 汉字听写大赛在各地举办和热播,不仅让人们重温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而且让很多观众对司空见惯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下列加点实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 完全没有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
B.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念无与为乐者 思念
C.望峰息心 平息名利之心 互相轩邈 高远
D.任意东西 向东向西 不见曦月 日光
5、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叙事,交代诗人出使的地点和事由;乙诗一二两句,写兴感之由。
B.甲诗颈联“诗中有画”,明暗色彩对比鲜明;乙诗三四两句借周郎抒感慨。
C.甲诗中“候”即“等候”的意思,表明了都护已安排骑兵在萧关等候诗人。
D.乙诗中的“前朝”指赤壁之战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曹操的行乐之所。
【2】甲乙两诗都运用了典故,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②采菊东蓠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⑤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⑥____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⑦杜牧在《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晏殊的《浣溪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对人世兴衰、时光流转的感叹,对仗工整。
7、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___________,还有它出色的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人工智能不仅能“读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读懂病历,理解患者病情并推荐临床诊断,准确度甚至超过医生,媲美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今,这一幕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已经迈入现实。
据悉,目前,该AI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获取患者或家长口述文本,包括主诉、症状、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做出粗略诊断,给出可能的疾病范围;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医生当面问诊或互联网远程问诊,获取详细病情及鉴别诊断特征,模型据此重新运算,给出具体的精确诊断。此外,如果有实验室检验或影像检查数据,AI模型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其诊断结果。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利用AI流媒体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他要看的电影,发送他可能很快就会在线下单的商品,它还能帮着识别照片中的人物甚至花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
(选自《阳城晚报》,有删改)
(文本二)
科幻感十足的AI形象,开始渐渐引发人们恐惧。其中部分恐惧,可能源于机器党拥有与人差别不大的认知。另外,对AI研究的报道方式,也可能引起恐慌。譬如2017年6月,“脸书”(Facebook)的AI研究人员称有两个聊天机器人开始在对话中使用代码字。而部分新闻报道甚至描绘成,研究人员为免事态失控,匆忙终止实验。但1997年,IBM的“深蓝”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展示了强大的计算力,其纯粹的暴力破解法就被用于机器学习,在看似具有无数种招式的游戏中轻松获胜。现在,AI不断击败人的消息,可能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计算机在认知能力方面已堪比人类。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仍存在一条鸿沟。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专家格雷格霍兰德告诉人们,人脑可以解决AI前所未见的问题,而机器学习,只是针对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文本三)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进展。它能够做那些可量化的、机械重复的以及具有特定范式的工作,但难以洞察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位判断。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威胁到人类。
业内人士还指出,人工智能的算法应用场合,很多跟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相关。人工智能模型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些数据训练出来的,而数据分布本身就带有不均衡性,因为分布不均衡的数据,训练模型本身就会带来一些偏见。而且,数据在采集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造成隐私的泄露。对此,法律应建立一个问责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应该找谁去追责。
(选自《新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上述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所配的两张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且应用面广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因此这两张图表不能删去。
B.文本一、文本二中极具科幻感的场景本是超现实的、不真实的,但如今已成为现实。两相对比,突出地说明了AI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
C.科幻感十足的AI形象,开始渐渐引发人们恐惧。其中一部分恐惧,源于机器党拥有与人差别不大的认知,还源于人们对AI研究的报道方式。
D.人工智能领域目前进展不大,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威胁到人类。但其算法应用场合很多跟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对此法律应建立问责机制。
【2】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用文本中相关知识帮助南南消除疑虑。
材料链接:
中国第一个由AI(人工智能)选出来的小说排行近日诞生!一到六十的排名榜在《思南文学选刊》2019年1月号上揭晓。位列榜首的是陈楸帆让人工智能参与创作而共同完成的《出神状态》(原载《小说界》2018年第4期》。选出的小说有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批,但AI也面无表情地选出了语言乏味、思路简单、情节俗套等存在问题的文章。
(节选自《新民报》)
初二文学爱好者南南:人工智能写作都这么厉害了,我那点写作水平哪有用武之地啊!
【3】请结合以上三则文本材料,简述人工智能的兴起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哥伦比亚河谷里有一种植物叫做格兰藤,长在山崖的阴暗面,因为根部取水功能非常强大,所以,它们能够沿着山崖直向上攀爬,最终爬到崖顶接受阳光照射,开出美丽的花朵。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她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