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我国相邻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有
A.15个 7个
B.14个 6个
C.15个 6个
D.14个 7个
2、近期,某咖啡集团与某白酒集团联手打造的“酱香拿铁”饮品横空出世,单日售出542万杯,创下单日销售量破亿元纪录。下图为某咖啡品牌和某白酒集团总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咖啡集团和白酒集团总部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分别是( )
A.粤、黔
B.闽、黔
C.赣、湘
D.闽、桂
【2】酱香与拿铁合作的原因有( )
①拓展消费市场②创新多元化产品③共享核心技术④增强品牌影响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大,中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不包括
A.汉江洪水 B.宜昌以上长江干支流的洪水
C.洪泽湖洪水 D.洞庭湖、鄱阳湖洪水
4、玉树位于我国青海省境内,青海省的省会是
A.济南
B.哈尔滨
C.广州
D.西宁
5、下列省(区)与简称、行政中心的连线正确的是
A.广西---粤---桂林
B.安徽---皖---合肥
C.青海---青---兰州
D.贵州---黔---昆明
6、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地跨东、西半球
C.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地跨南、北半球
7、下列省区中与俄罗斯相邻的有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东省 C.江苏省 D.西藏自治区
8、谚语“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中描述的山脉最有可能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南岭 C.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9、关于北京与台州两市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台州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B. 年降水量都超过800毫米
C. 都位于我国南方
D. 北京人喜欢吃面食,台州人喜欢吃米饭
10、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读“中国地形地势略图”(下图),图中阶梯A、B间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秦岭—淮河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11、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人口稀少
C.热量不足
D.水资源短缺
12、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处在东半球
B.亚洲大部分处在高纬度地区
C.亚洲四面濒临海洋
D.亚洲纬度跨度大,东西距离长
13、读中国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B.地势东高西低,盆地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一级阶梯
C.①地黄土广布,②地有“聚宝盆”之称
D.③地有“鱼米之乡”之称,④地红壤分布广泛
14、读各大洲轮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
B.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高原大陆”之称
C.丙大洲大多为发达国家,以白色人种为主
D.丁大洲以热带气候为主,民众信仰基督教
1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季风 D. 地形
16、地球上经度100°,纬度60°的地点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7、读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季风区是指( )
A.冬、夏季风都能到达的地区
B.冬、夏季风都难以到达的地区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
D.冬季风到达的地区
【2】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也不均匀,分布特点是( )
A.东南多、西北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东北多、西南少
18、下列民族与其节日连线正确的是( )
A.朝鲜族——雪顿节
B.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C.高山族——元宵节
D.藏族——泼水节
19、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寒潮
B.滑坡、泥石流
C.滑坡、台风
D.台风、海啸
20、按人口密度计算,下列省区不属于我国人口密集区的是
A、上海 B、广东 C、香港 D、新疆
21、我国共有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特别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高原号称为“世界屋脊”,被称为“天府之国”是________盆地。
23、中国第一大岛屿是_____岛;第一大半岛是_____半岛;最大的群岛是_____群岛。
24、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的温差 .降水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 .
25、世界雨极________,世界干极________。
26、日本的两大对外贸易港口是________和________。
27、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是指________。
28、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防灾减灾尤为重要,如何防灾减灾?答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9、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
30、交通运输被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31、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结合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纬度位置特点是____。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ab一线东南侧人口分布____(填稀疏或密集)。甲、丙两省区每天日出较晚的是____(填代号)。
(2)图例中,代表藏族的是____,代表壮族的是____。(以上两空填序号)
(3)下列有关甲、乙两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甲省区位于第二级阶级梯
B.甲省区邻国最多
C.乙省区位于第一级阶级梯
D.乙省区位置最西
(4)据图分析,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苗族分布较多的是____。
①云南省②贵州省③湖南省④江西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双河结构,文明沃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源头接近,双河携手从第一级阶梯走来,构成“双河结构”。在上游和中游分道扬镳,黄河北上画“几”字,长江南下写大“V”,在下游和入海口又开始接近,最后一起从大路东侧汇入海洋,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双河结构”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环境,决定了中国的大格局,为更好的了解长江、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某杂志社组建考察组,踏上寻访双河之旅。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考察组在河源用无人机拍到某山地北坡一道道泉水汩汩流淌,组成一片片小湖,最终汇入黄河源头,该山脉南侧同样是一片片小湖,最终汇入长江源头,推测该山脉的名称是____
(2)长江、黄河流经了众多省份,其中共同流经的是青、____两省(填简称)。
(3)考察组在甲河段看到的长江的特征正确的是(_______)
A.峡谷幽深猿声啼B.水量丰富流速急C.江阔水深易封冻D.水流平缓河道曲
(4)考察组在黄河干流____(上游或下游)河段看到多个水电站,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
(5)考察组在宁夏平原考察时发现该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但有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和现代化生态灌区,被称为“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的农业被称为____农业。
(6)长江由于航运价值极高,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为沿岸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下列描述中能体现长江是“黄金水道”的是(_______)
①江阔水深,通航能力强②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曲折东流③终年不冻,四季通航④支流众多,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3、读“中国某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线为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图中A处适宜发展 (农业部门),A处发展该农业部门的有利条件是 。
(3)图中B处适宜发展 (农业部门);C处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4)图中a、b、c三条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 ,年径流量最大的是 ,含沙量最大的是 。
34、读我图疆域及邻国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____洋,②________海峡,③________海,⑤________海。
(2)我国陆上国界线约长________,一共有________个邻国,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邻国:A________C________
(3)我国领土面积________,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有利于农业生产。
35、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读中国地图,完成下列题。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_______(省区),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
(2)图中②所在地区属于___________(省区),这里位于________(地理分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其区域内有一处发达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主要灌溉水源来自于______。
(3)图中②所在省区旅游资源丰富,到这里你可以观赏到 (_____)
①蒙古包 ②窑洞 ③草原风光 ④椰林风情 ⑤泼水节 ⑥那达慕大会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⑥
(4)图中山脉A是______,它与淮河构成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一月份_______℃等温线大致吻合,以南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传统的运输方式是______,以北植被以______为主,交通运输以陆运为主。
(5)1921年中共一大在城市③召开,该市的简称是_______,想从北京乘火车到该城市参观一大会址,应走_____________(铁路线)。
(6)东、南部沿海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带,图中阴影所示工业区是__________。
(7)图中④所在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这里太阳能资源丰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