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图“我国2015-2018年中国人口统计图表”,并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1】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人口变化特点是( )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人口总数先减少,后增加
C.人口增长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D.人口增长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2】我国实施二胎政策的原因( )
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
B.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C.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
D.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
2、如图为某城区变化示意图,图中城区由图a向图b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经济 C.水源 D.地形
3、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B.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C.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汉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4、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指的是( )
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交通运输业
5、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测量登山队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①缺氧②严寒③海浪袭击④暴风雪袭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由山西大同大量运往秦皇岛港出口煤炭,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7、北京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的数量众多,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金融中心
8、读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的山脉为东-西走向的是( )
A.秦岭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祁连山
9、20世纪末,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下降,湖泊减少、冰川萎缩、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下列措施能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
A.休牧育草
B.开荒种田
C.开采砂金
D.猎杀草食性动物
10、我国四大盆地中人口最稠密和海拔最高的分别是( )
①准噶尔盆地②塔里木盆地③四川盆地④柴达木盆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造成我国降水东西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12、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水源取自珠江的支流东江,是内地向香港供水的大型调水工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工程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B.水资源年际分布不均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水资源严重污染
【2】该工程的水资源较少的季节是( )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图是一带一路的分布示意略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一带一路”,叙述正确的是
A.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印尼、马来西亚、肯尼亚均在赤道附近,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 荷兰、德国、意大利和希腊,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类型
C. 海上丝绸之路从我国出发,取捷径到达欧洲西部,一定会经过苏伊士运河
D. 海上丝绸之路从我国福州出发到达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会经过白令海峡
14、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开幕。本次运动会,在筹办和赛事运行中都强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在场馆建设上,充分利用旧场馆,如“水立方”升级改造为“冰立方”,成为冰壶比赛场地;国家体育馆改造为花样滑冰等冰上项目比赛场地;组委会入驻地则是由大型钢铁企业“首钢”外迁后改造而成。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读部分奥运场馆分布及指示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指示牌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2】“首钢”外迁对北京市的主要影响是( )
A.解决了交通拥堵
B.改善了环境质量
C.改善了住房状况
D.解决了就业问题
【3】为实现“碳中和”,北京冬奥会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减少使用办公纸张②使用太阳能照明③使用传统能源汽车④使用一次性餐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5、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琼州海峡
B.渤海、黄河
C.南海、东海
D.东海、黄河
16、优良畜种三河马和三河牛主要分布在( )
A.新疆牧区
B.内蒙古牧区
C.青海牧区
D.西藏牧区
17、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成为全国的焦点。如图,在我因“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武汉地处东西向和南北向发展轴线交汇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弦”①是一条南北铁路干线,它是( )
A.京沪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九铁路
D.陇海铁路
【2】图中的箭头“丁”所示工业基地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18、春节期间,小明同学在海南岛旅游时,看到一辆车牌号为“黑A57686”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小明同学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车牌是来自我国最北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B.车上游客沿途衣服越穿越多
C.该车牌所在地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D.这辆大巴车一定来自吉林省
19、傣族族的传统节日是( )
A.泼水节
B.那达慕节
C.雪顿节
D.苗年
20、小明在参加地理科技竞赛时,遇到如下问题,你能帮帮他吗?
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B. 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C. 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黄土质地疏松
21、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达 以上,并且分布均衡,不仅能产生大量的木材,而且可以防御 ,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
22、“南水北调”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具有____上分布不均的特点,南水北调主要是将____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2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______。
24、将下列高原与地形特点相应填在横线上。
A、青藏高原 ①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B、内蒙古高原 ②崎岖不平,多梯田
C、黄土高原 ③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D、云贵高原 ④牧草如茵,冰雪广布
A____B____C____D______。
25、填图一中国普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
东西铁路干线(自北向南排列):
(1)E____、F____;
(2)G____、H____;
(3)K____、L____、M____、N____。
南北铁路干线(自东向西排列):
(1)A____、B____、C____、D____;
(2)北同蒲-太焦-焦柳线;
(3)I____、J____。
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O____。
我国铁路网分布特点:东部地区____,西部地区____。
26、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以北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
27、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写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
28、读图写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甲____乙____丙____丁____
29、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30、北京简称____,其城市职能是全国的___中心、____中心和____中心。
31、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可以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
(2)图2中,A地和B地大致以____一线为分界线,该线两侧的土地类型虽然都是以耕地为主,但是B地以____为主。
(3)图2中C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分布的地形类型是____和丘陵。
(4)我们可以从图中总结出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配不合理,为了更好地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____措施。
32、(合理用电 生态环保)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缺的不是电量,而是电力”2020年12月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湖南、江西气温异常偏低。尤其是湖南,据气象专家表示,较2019年,湖南提前26天入冬,气温低于常年2.2℃。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关于启动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电的紧急通知》,全省最大负荷已超过冬季历史纪录,电力供应形势紧张,从12月14日开始“有序用电”,压减部分景观、市政和工商业用电,咬紧牙关度过这个冬天。
(1)今年湖南比往年入冬时间提前的原因是今年______(夏/冬)季风偏强。该季节湖南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2)“缺的不是电量,而是电力”湖南省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和_________;结合湖南省冬季气候特征,分析冬季限电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缓解湖南、江西等地用电紧张,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电力需求。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80年我国在球江三角洲建立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该区成为了对外开放的前沿。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包括的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环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源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 人口 | 国民生产总值 | 水资源 |
约占全国比例(%) | 17.5 | 26.2 | 3.54 |
(1)从图中看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津、____、____(填写简称)辽等五个省级行政区。
(2)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_。
(3)通过材料三分析可知,_____缺乏是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目前,为解決此问题,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
3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在A地形区________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是________,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________。
(2)图中两条河流中,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B地形区________高原,大量的泥沙进入黄河,在下游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升,形成“________”。
(4)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________水利枢纽。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是推动长江流域发展的首要任务。
材料二:“长江流域简图”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
(1)长江中下游河段分界点是___。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补充完整下列框图①___②___③___④___。
(2)长江开发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___(填字母)。
①中游围湖造田,加剧洪涝灾害②下游地势平坦,形成“鱼米之乡”
③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④沿岸支流众多,河道“九曲回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从“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角度,为长江流域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___(任写一点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