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4日,全国快递业务量达400亿件,比2019年提前了128天,比2022年提前了24天。为做好假期寄递服务,今年“五一”期间全国400万名快递员坚守岗位,穿梭在大街小巷。促使快递行业蓬勃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廉价
B.市场广阔
C.政策支持
D.资金充足
2、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管道分开输送,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污分流可以( )
①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②加大污水处理成本 ③降低市民生活质量 ④提高了污水收集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读下图,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
B. 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
C. 缓解了山东省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D. 消除了京津地区水污染问题
4、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地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
B.人口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南少、西北多
C.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较大
D.我国不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5、下列全部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一组的是: ( )。
A. 长城 布达拉宫 明孝陵 天坛
B. 长城 故宫 颐和园 周口店猿人遗址
C. 长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颐和园 龙门石窟
D. 故宫 黄帝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 周口店猿人遗址
6、南方地区有我国两大工业基地( )
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C.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7、读下图,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B.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地区
C.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增多
D.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20°N-60°N地区
8、农业的劳动对象是( )
A.土地 B.农民
C.植物 D.生物
9、陇海线与京广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 )
A、济南 B、徐州 C、郑州 D、兰州
10、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农业形成了的差异( )
A.南稻北麦
B.西耕东牧
C.南面北米
D.西渔东耕
11、我国东北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
B.冬小麦、大豆、甜菜、玉米
C.春小麦、大豆、油菜、玉米
D.冬小麦、棉花、甜菜、玉米
12、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A. 泥石流 B. 洪涝 C. 台风 D. 春旱
13、“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小明对爸爸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写。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我国跨经度大 B.我国跨纬度大
C.我国地形复杂 D.距海远近不同
14、不同的温度带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列出产于暖温带的水果是( )
A.椰子、香蕉
B.榴莲、菠萝
C.葡萄、柑橘
D.梨、苹果
15、台湾岛北、西、南濒临的海洋是
A. 东海、南海 B. 黄海、渤海 C. 黄海、东海 D. 渤海、南海
16、2021年11月2日,广西柳州市“南菜北运”基地里菜农忙着采摘蔬菜,加大市场供应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菜北运”基地主要位于我国的( )
A.寒温带
B.中温带
C.暖温带
D.亚热带
【2】“南菜北运”的需求旺季是( )
A.2月至5月
B.5月至8月
C.8月至11月
D.11月至次年2月
17、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A.北多南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18、贝贝的爸爸在国外工作,发微信告诉她:“这个地方多为白种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通用阿拉伯语。”这个地区是( )
A.亚洲西部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极地地区
D.拉丁美洲
19、在登顶珠峰的过程中,测量登山队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
①缺氧②严寒③海浪袭击④暴风雪袭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通车,该铁路全长1035公里,总投资约505.45亿元,线路北起昆明,终点为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的修建难度极大,全线80%路段为桥梁和隧洞。下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材料,判断“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 )
A.地形崎岖
B.气候炎热
C.森林密布
D.资金不足
【2】“中老铁路”建成之前,中国和老挝之间的交通主要靠湄公河水运,“中老铁路”和湄公河水运航线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是( )
A.速度快
B.运价低
C.投资少
D.受气候影响大
【3】中老铁路建成后,将极大的促进中老两国间贸易往来,下列未来通过“中老铁路”从老挝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不可能的是( )
A.木材
B.手机等数码产品
C.稻米
D.天然橡胶
21、我国的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 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
22、我国人类活动的差异:我国农业具有西____东____、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____部高,____部低。
23、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基本类型.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 平原.作为聚落景观的一种标志, 并不都随着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改变而变化。
24、某一山地,山麓B处的气温为15℃,山顶A处气温为-30℃,那么B和A的垂直高差是 米。
25、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__
26、我国工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型的,具体表现为“三高两低”,即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低______、低______。
27、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____,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____。
28、中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的边远山区.
29、我国共有 ______个民族,其中 _____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较小,统称为 _________民族。
30、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把____称为“黄土地”。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要求。
材料一:受纬度位置和河流流向(北半球河流自南向北流)的影响,初冬和初春时节,黄河某些河段出现凌汛。
材料二:黄河水系图(如图)
(1)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黄河,最终注入D________海,图中________(城市)是该河流中下游的分界线。
(2)图中①②③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有________,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也是C________平原的分界线。
(3)黄河流经B________高原,黄河中游接纳了两条重要的支流:汾河和________,由于自然原因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该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写出一个你知道的黄河上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_。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________(上/中/下)游的景观,这里的河道泥沙淤积,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
32、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高距是____米,山顶A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米。
(2)B处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是____。
(3)量得C、D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4)图中F处小溪的流向大致是____。
(5)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中,比较省力的是从____点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____。
33、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4、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东区域图(图1)和多哈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图2)
材料二: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1)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居民主要属于__________民族,信奉__________教。
(2)据图1分析,该地区石油主要产于________湾沿岸,该地区的石油运送至中国必经C____________海峡。
(3)据图2分析,多哈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2022年多哈世界杯足球赛避开夏季而选择在11月份举行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四大地理区域研学行课题资料:
资料一: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延迟开学,郑州市教育局组织优秀教师录制视频,通过空中课堂向学生授课。为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效率,老师布置了以下作业:从浙江省出发,分四组进行网上模拟旅行,复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
资料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模拟旅行路线图
课题思考:
(1)甲、乙、丙、丁四条研学路线中,经过我国西北地区的是____路线,经过“世界屋脊”的是____路线,到达我国疆域最东端的是____路线,经过地区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____路线。
(2)在①区域研学时,同学们发现当地居民农业以____业为主。
(3)在②区域研学时,同学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他们的收获。但是部分内容缺失,请你用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当地是____(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该民族非常好客,对远方来客先要献上洁白的哈达请客人喝____酒、酥油茶。当地特有的牲畜是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
(4)研学结束后,同学们总结确定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请说出确定图中A界线的主导因素及C界线的主导因素。A界线主导因素____;C界线主要因素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