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靠珠江,水运便利,以广州、深圳、香港为工业中心的工业基地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珠三角洲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2、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
A.填海造陆
B.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
D.毁林开荒
3、2022年3月,新冠疫情肆虐,我们的家乡长春按下了暂停键。全国各地救援物资纷纷运往长春,来自省内梅河口蔬菜包成功出圈,广受好评。据此,完成问题。
【1】梅河蔬菜包中的冷面是吉林省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这个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回族
C.朝鲜族
D.满族
【2】吉林省政府下发的救灾物资从长春郊区运往市区,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4、小静今年考上了厦门大学,就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言,厦门属于()
A.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B.暖温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湿润地区
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5、下列有关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
D.主要的民族是高山族
6、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铁路枢纽城市是
A.兰州 B.株洲 C.徐州 D.郑州
7、下列不是我国地形特征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多冰川地形
C.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8、中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东北平原 B.新疆吐鲁番盆地
C.青藏高原 D.海南三亚
9、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的是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10、加重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是( )
A.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B.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减少
C. 我国自然资源贫乏
D. 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和浪费
11、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此次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滥砍滥伐
C.夏季风不稳定
D.冬季风不稳定
【2】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 )
A.东部季风区
B.西部非季风区
C.西北内陆区
D.青藏高原
【3】当暴雨来临时,假如你在回家的路上,最好的办法是( )
A.躲到商店里
B.躲到屋檐下
C.躲到大桥底下
D.躲到大树下
12、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精神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求真务实精神。下图为我国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14个集中连片国家级扶贫攻坚主战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是( )
A.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
B.地处山区,交通不便
C.地处人口稀疏地区,劳动力不足
D.地处内陆,降水稀少
【2】西藏自治区最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离海远
B.纬度高
C.地势高
D.人口多
13、图中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的( )
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B.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分界线
14、将一吨活鱼从玉林市运到贵港市城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航空运输
1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
A.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B.中原地区
C.江淮地区 D.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16、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沿海国,全境降水条件好②南北纬度跨度大,东西经度跨度大
③海陆兼备,海陆交通便利④地形平坦开阔,农业多种经营条件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蒙古高原 B.②山脉是雪峰山
C.③是云贵高原 D.④山脉是南岭
18、萌萌暑假去某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旅游前查阅了当地部分资料,并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清晨不到三点,朝霞洒满了乌苏镇,在这个有着“东方第一镇”美誉的边境小镇上,早已聚集了大量的邻国商人。阅读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部分民族分布图和2021年末人口状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末常住人口(2021年) | 3125.0万人 |
常住人口出生率(2021年) | 3.59‰ |
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021年) | -5.11‰ |
【1】萌萌出发前网购车票时,输入的终点站最可能是( )
A.长春
B.沈阳
C.南宁
D.哈尔滨
【2】小镇上聚集的邻国商人,最有可能来自( )
A.越南
B.俄罗斯
C.日本
D.印度
【3】为了促进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正确的应对措施是( )
A.从外省迁入大量人口
B.实施提前退休的制度
C.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政策配套衔接
D.执行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4】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族分布和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一样,具有______的特点(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少数民族均匀分布
C.大聚居,小散居,分散杂居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19、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我国最湿润的“紫色盆地”
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20、当乌苏里江已经撤满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仍是满天星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经度跨度大 B.纬度跨度大 C.地形因素 D.大气变化
2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小聚居、交错杂居。
22、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澳门 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3、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_______、中温带、________、_______、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____区。
24、我国陆地面积为 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 洲的面积.
25、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 ;目前,在我国实施的 工程中,将作为长江水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
26、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_________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7、我国陆地面积为 平方千米,是个陆地大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 带,小部分位于 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8、独特的民族风情:云南傣族______;蒙古族________;_________族的风雨桥;手鼓舞:________族;献哈达、锅庄舞、晒佛节:________族;跳板:_________族;端午节、赛龙舟:______族。
29、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_______。
30、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
31、读图回答:
(l)图中A、B、C、D 所在的位置各是什么地形区?
A,_____ _____,B,___ _______ C,______ ____ D,_____ _____.
(2)图中①在地势哪一级阶梯?①_____ _____,图中②是________ __(山).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点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5号从天津运到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读全球发射场(平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发射场纬度越低,越有利于火箭的发射。读图可以看出,卫星发射基地大多位于____纬度地区.
(2)从图中可以看出,卫星发射场最多的国家是____。近年来,该国与我国经济摩擦不断,如图为两国贸易摩擦主要涉及的领域及产品。
(3)由图可知,该国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至少2点)。____
(4)该国对中国征收关税的都是高科技产品,而中国对该国征收关税的都是初级产品或工业原料。结合该国农业特点和我国的发展现状,说说你的看法____(2点即可)
(5)A国工业基础雄厚,航空航天工业发达。试分析该国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____
(6)长征5号从天津运到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
历经23天,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在内蒙古高原四子王旗着陆场。
(7)试分析媒娥五号返回器选择在内蒙古高原着陆的原因是什么?(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____。
33、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地,年降水总量较多的是____地。
(2)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甲、乙两地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____地。
(3)甲、乙两地夏季气温、降水具有的共同特征是____。
34、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工程,是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向北调入渭河,隧洞总长98.3公里。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长江、黄河水系图(下左图)及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下右图)
(1)“引汉济渭”工程沟通了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该工程穿过的山脉A是____。
(2)“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反映出从汉江水量比渭河大;除了水量外,请你再列举一例,体现汉江、渭河在水文特征方面的差异____。
(3)“引汉济渭”主体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输水路线长
B.植被分布广
C.沿途水库多
D.地质条件复杂
(4)“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利于( )
①改善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②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
③减轻汉江流域的洪涝灾害④缓解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线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可以自流北上,说明该线路沿途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
35、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如图示分布(阴影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_个,其中A、D两省的人口均超过1亿人,A、D的简称分别是_、_。
(2)图中①②之间虚线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的名称是_,分析该线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人口多的自然原因。________
(3)C地区在我国人口密度最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近年来,D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达37.5%,一跃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但是D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请你解释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