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6月6日昆明迎来昆交会,小明在街上见到许多不同地区牌号的车辆,请你说出其中不可能出现的
A.桂01358
B.川
B.13789C、黔A02457
D.甘
D.63281
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内蒙古高原
C.③——黄土高原
D.④——四川盆地
【2】图示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天山山脉
B.大兴安岭
C.昆仑山脉
D.巫山山脉
3、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防洪
B.治理水污染
C.疏通河道
D.防治泥沙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是( )
A.北京.广州
B.北京.上海
C.上海.广州
D.北京.深圳
5、(题文)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有关我国四大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梯田广布
B.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C. 云贵高原——起伏和缓,石灰岩广布
D. 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终年积雪
7、藏族的盛会是:
A.雪顿节 B.那达慕大会 C.端午节 D.开斋节
8、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 )
A.北京 郑州 株洲
B.北京 天津 徐州
C.北京 郑州 南昌
D.北京 株洲
9、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季风影响
D.地形地势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位于甘肃省)”,从地理角度可解释为( )
A.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B.夏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C.玉门关不会受季风影响
D.玉门关海拔高没有春季
10、向日葵喜温耐寒,一年只能种植一次,在我国多地均有分布。其中河套平原的内蒙古五原县最负盛名,是我国著名的“葵花之乡”。读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向日葵一年只能种植一次,主要原因是( )
A.分布在中温带地区,热量不足
B.分布在半干旱区,水分不足
C.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耕地不足
D.分布在季风区,光照不足
【2】内蒙古五原县能种植向日葵的最关键自然条件是( )
A.距海近降水多,气候条件好
B.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C.黄河灌溉,且光照足温差大
D.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3】内蒙古五原县的农民利用无人机给向日葵田喷洒农药,体现了( )
A.科技赋能农业
B.轻工业的快速发展
C.生产经验丰富
D.劳动力不足
11、新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高纬度地区
B.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地形
C.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D.全国面积最大的省
12、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洪涝灾害
B.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水污染
【2】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主要( )
A.土质疏松
B.修建水库
C.滥伐森林
D.夏季多暴雨
13、2018年央视春晚的分会场分别设在广东珠海、山东泰安、海南三亚、贵州肇兴侗寨,各地特色鲜明,风格迥异。读下图,完成下题。
对春晚分会场所在地描述适当的是( )
①珠海:中华文化发源地 ②泰安:长江沿岸重要城市
③三亚:热带海滨、风光秀丽 ④肇兴:侗族风情、民族特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有关印度和日本两国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矿产丰富
B.都是发达国家
C.都是我国邻国
D.都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15、下列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土地、阳光、树木、水、铁矿石 B.电灯、煤气、天然气、衣服
C.羊、书本、风 D.笔、沙漠、空气、戈壁
16、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省的三亚鲜花盛开,这是由于我国( )
A.距海远近不同
B.地形地势不同
C.东西跨经度广
D.南北跨纬度广
17、今年我国四川、台湾、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多地发生地震,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受到危害。地震来临时,同学们认为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有电梯的高楼乘电梯快速逃离
B.一直躲在房子里,等待救护人员救援
C.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
D.立即爬窗跳楼
18、下面四个盆地中位于湿润地区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9、下面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②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③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④在国际上,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南南合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中间低四周高
21、填空题
(1)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2)我国的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
(3)我国关于人口的一项基本国策是________。
(4)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
(5)中国的四大高原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_____,辽国坦荡,草场广布的是________。
(6)以黑土闻名的平原是________,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是________。
22、一般来说,水路运输运量______、价格______;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低;公路运输______,价格较高;航空运输速度_______,价格______。
23、香港和澳门是地处我国大陆的_________端分别位于_________东、西两侧,与_________省相邻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24、西北地区东部高原以________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________和________,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25、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____,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
26、我国工业呈现沿____________﹐沿江河,___________分布的趋势。
27、填空题
1.我国陆地面积___万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_居世界第三位。陆地国界线长___万多千米,与___个国家接壤。
2.2010年ll月1止,我国总人口约为___亿。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具体要求___、___、___、___。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至云南省的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___、人口密度___,西北部人口___,人口密度___。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___阴山、贺兰山___冈底斯山脉为界。
28、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填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
29、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 的有规律变化上。
30、和北京接壤的省级行政区 ▲ 省和天津市。北京境内的河流流向 ▲ 。
31、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一带一路”贯穿的3个大洲是____、____、____
(2)14日上午开幕式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都作了主题演讲。其中普京总统演讲使用的语言是____。从土耳其境内穿过的____海峡是亚欧的分界线。
(3)从图中可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涉及到的大洋是____。
(4)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最有可能信仰____教。
32、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A是___(山脉),南侧有我国最大的盆地____。
(2)C山脉的东侧是____平原,这里土壤肥沃,有“黑土平原”之称。
(3)G是___(山脉),这里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4)F是___(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分界线以南是_____(干湿区)。
(5)I是我们所生活的省份——___省,行政中心是 ______。
(6)符合②区域景观描述的是
A.山清水秀稻花香 | B.旱地麦浪大豆香 |
C.椰林婆娑菠萝香 | D.雪山青稞奶茶香 |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点中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点,这种降水叫做________雨。AB坡叫________坡。
(2)若C点的气温是12℃,则D点的气温大约是________℃,由此可见,气流由C到D,气温________,空气________(容易或不容易)达到饱和,降水________(多或少)。
34、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展学习交流,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黄河概况
(1)黄河发源于_______山脉,呈巨大的“几”字形,东流入海。
【主题二】黄河对生产的影响
(2)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干旱,农业部门多以_______为主,读图,宁夏平原位于黄河上游,但却成为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黄河对此的贡献是_______。
【主题三】黄河对生活的影响
滩区是黄河道域群众赖以生存的必须场所(如图1为黄河滩区示意),滩区群众为抵御洪灾,从农田里拉土垫成高台,然后在高台上面建房子。这种高台就叫“村台”(图2)。
(3)水势就下,人们择高而居,“村台”式建筑不仅与河水含沙量大有关,还反映了黄河具有的主要水文特征是_______。
【主题四】黄河流域协同发展
(4)黄河素有“一碗水,半碗泥”之称,这些泥沙主要来自黄河流域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地区。针对这一水文特征,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以下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
①青海省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
②陕西省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
③山东省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通知,我国将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图1)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回答问题。
(1)读图2可知,第三次人口普查后,人口增幅下降,主要是受到____政策影响。
(2)读图2可知,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以“____”为界,人口分布的空间规律是____。
(3)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