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山南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陇海线与京沪线的交会点是(  )

    A.广州 B.兰州 C.郑州 D.徐州

  • 2、下图“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当地严重的(    )

    A.水土流失

    B.湖泊萎缩

    C.凌汛危害

    D.城市化问题

  • 3、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

    A. 东半球   B. 南半球   C. 北半球   D. 西半球

  • 4、下列地形区位于季风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 5、春节时的黑龙江冰天雪地,而海南岛却花红草绿,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   )

    A. 海拔因素 B. 地形因素

    C. 纬度因素 D. 海陆因素

  • 6、下图展示的是我国两种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的场景。读图完成小题。

    【1】①、②所示的农业生产活动分别是(     

    A.①种小麦;②摘棉花

    B.①插稻秧;②采茶叶

    C.①种青稞;②摘大豆

    D.①种玉米;②植桑养蚕

    【2】①、②两种农业生产活动常见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岭南地区

    C.河西走廊

    D.青藏高原

  • 7、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铁矿   B.有色金属

    C.石油和天然气   D.煤炭

     

  • 8、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中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形图,判断下列对甲、乙两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的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B. 甲、乙两地的多雨期一致

    C. 甲地属于亚热带气候,乙地属于热带气候

    D. 亚洲没有乙地的气候类型

     

  • 9、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近年来,鲁中南地区“非粮化”率明显高于鲁西北地区。图为“山东省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鲁中南地区种植结构“非粮化”率大,主要原因是(     

    A.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B.气候温暖,热量丰富

    C.地形多样,因地制宜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2】鲁中南地区种植结构逐渐由棉花、花生向蔬菜、瓜果转变,影响该转变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市场因素

    B.交通运输

    C.政策条件

    D.劳动力素质

  • 10、“川气东送”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读“川气东送”主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川气东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

    【2】决定“川气东送”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分布

    B.距离远近

    C.河流流向

    D.地势高低

    【3】“川气东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地形起伏大②夏季多暴雨③冻土层深厚④多次穿越长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生产关乎国家安全,我国生产商品粮最多的东北平原因其土地肥沃而被称为(     

    A.红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紫土地

  • 12、读“近三十多年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变化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年)

    原煤(亿吨)

    原油(万吨)

    天然气(亿米3)

    电力(亿千瓦/时)

    1978

    6.18

    10405.00

    137.30

    2566.00

    1980

    6.20

    10595.00

    142.70

    3006.00

    1990

    10.80

    13831.00

    152.98

    6212.00

    2000

    12.99

    16300.00

    272.00

    13556.00

    2010

    32.35

    20301.40

    948.48

    42071.60

    2011

    35.20

    20287.55

    1026.89

    47130.19

    【1】与1978年相比,2011年产量增长最慢的能源是(     

    A.原煤

    B.原油

    C.天然气

    D.电力

    【2】(承上)该能源属于(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 13、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包兰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C.③城市既是铁路枢纽,又是省会城市

    D.④城市,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

  • 14、长江具有航运、灌溉和水能之利,但常发生洪涝灾害。其洪灾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A.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支流经常同时涨水

    B. 中下游排水不畅

    C. 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

    D. 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和中下游的围湖造田

  • 15、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  

    A.800毫米以下

    B.1200毫米以上

    C.1000毫米以下

    D.800毫米以上

  • 16、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是(  )

    A. 上海市   B. 重庆市   C. 北京市   D. 天津市

  • 17、关于我国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A.开放三胎,说明我国不再需要实行计划生育

    B.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

    C.我国西部城镇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东部

    D.计划生育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多生、优生

  • 18、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大多数地区(   

    A. 冬季温和多雨   B. 夏季炎热干旱   C. 冬季温和少雨   D. 夏季高温多雨

  • 19、读我国锋面雨带推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非季风区(     

    ①难以受到偏南风影响 ②难以受到偏北风影响③年降水量少④年降水量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地势

    C.冬季风

    D.夏季风

    【3】6月份,锋面雨带一般位于(     

    A.南部沿海一带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4】如果雨带推进迟缓,会导致(     

    A.普遍洪涝

    B.普遍干旱

    C.北涝南旱

    D.南涝北旱

  • 20、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占世界的30% B.西北多,东南少

    C.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 D.人口基数小,增长慢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________”的特点。

  • 22、_________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________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 23、中国的四大高原中,雪山连绵的是____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的是____

    高原。

  • 24、目前,我国工业门类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________化肥、____、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

  • 25、秦岭--淮河是一月   度等温线大致经过;是年等降水量 毫米穿过

     

  • 26、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____等以及对原材料____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工业分为_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_工业。

  • 27、我国行政区划中跨经度最广的省区简称是______;跨纬度最广的省区行政中心是_______

  • 28、________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中国位于________半球.

  • 29、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云南省腾冲与黑龙江省 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 30、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错杂居的特点。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栽培、利用茶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多的国家。图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划分出的四大茶区。

    材料二:《皖志述略》载:“小兰花茶,是桐城特产。此茶采摘于清明之后,选一芽两叶或三叶,冲泡后芽叶似兰花,而且含有山上野兰花清香,故名小兰花”,又名“桐城小花”。自明迄今,已有五百多年产制历史。小花茶以鲜叶品质为最佳,需人工及时采摘。图2是桐城市某小花茶茶园景观图。

    (1)茶树种植按农业部门划分属于____

    (2)从干湿地带上来看,我国茶区主要分布在____,从热量带上来看,四大茶区主要分布在____

    (3)安徽桐城“小花茶”属于四大茶区中的____

    (4)近年来,小花茶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种植面积扩大    B.采摘成本上升    C.农药成本增加    D.土质严重退化

    (5)“南茶北引”是我国农业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设想,但目前没能在北方形成较大规模。推测“南茶北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6)“好山好水出好茶”,茶喜欢生长在多雨多雾、排水良好的坡地。结合材料,下列关于“小花茶”生产条件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亚热带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B.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加工经验

    C.茶园多开辟在陡坡,利于排水

    D.负有盛名,市场广阔

    (7)在当地政府支持和引导下,桐城小花茶产业正在由单一茶叶种植园逐渐向高端茶叶产业园、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等方向综合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以下措施中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_____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增强品牌效应

    B.延长茶园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茶农收入

    C.把附近的林地和耕地,尽可能的开辟成茶园,扩大生产规模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 32、新中国成立前,甲、乙两地是我国著名的“西大荒”和“北大荒“。现如今,“西大荒”变成了“棉仓”,“北大荒“变成了“粮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河;②是____江,是我国与____(邻国)的界河;每年夏季,①河径流量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

    (2)两地农业发展都存在着制约因素,____是甲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如今“西大荒”变成了“棉仓”,与黄河和长江流域两大产棉区相比,这里棉花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是____;“北大荒”变成了“粮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

    (4)新疆三地州地区是西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当地政府设专项资金在新疆三地州建立了羊毛地毯加工工厂,分析成立该公司的有利条件:____

  • 33、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达____,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____(省级行政区)人口最多,近年来该省人口猛增的主要原因是____

    A.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B.经济落后,思想观念陈旧

    C.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  D.自然条件优越

    (2)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是____

    A.新疆、内蒙古  B.青海、西藏  C.广西、云南  D.陕西、山西

    (3)与家乡湖南人口密度大致一致的是____

    A.浙江 B.山东 C.四川 D.河北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图中的虚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该线是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A____。该线东南地区人口____,西北地区人____(填“稀疏”或“稠密”)。

    (5)我国人口东西分布差异巨大,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

  • 34、读黄河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支流名称是________。

    (2)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 地区的水土保持。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请你说出它的作用:________。

     

  • 35、读“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图”和“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特点:人口分布____,中部、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交通运输____的地区人口多,____人口偏少。

    (2)集中分布区:____平原和____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3)民族: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____是该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与____(国家)交界的地区。

    (4)在东北地区,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____省的北部。“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山岭”指大兴安岭和____。三江平原上居住的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是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