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 )
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2、黄茅海大桥通道起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平沙镇,对接鹤山至高栏港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西延伸线),本项目路线全长30.32公里,其中跨海段水中桥梁11.9公里,2021年3月19日,黄茂海跨海通道重点控制性关键工程高栏港大桥主墩桩基正式开钻,读图读题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茅海大桥的建设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作为打通珠西交通格局的一个突破口,将港珠澳大桥的影响力向珠江西岸和粤西延伸
B.能够筑起粤港澳大湾区南部沿海与粤西、广西及大西南等地区联系的快速通道
C.拉近珠海与江门的距离,有利于城市间的协同合作促进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布局
D.有利于加强珠江三角洲与粤东地区的联系,促进粤东地区经济的发展
【2】读图属于粤港澳大湾区中跨海长度最长的大桥是( )
A.虎门大桥
B.崖门大桥
C.黄茅海大桥
D.港珠澳大桥
【3】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香港人口比澳门多
B.香港有可停泊海洋巨轮的天然深水港湾
C.澳门与广州间没有铁路
D.澳门的自然资源没有香港丰富
3、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读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澳门和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
A.深圳、海南
B.深圳、东莞
C.汕头、深圳
D.珠海、深圳
【2】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有利于( )
A.提高珠江口航运能力
B.解决地狭人稠问题
C.改善珠江口水质
D.加强粤港澳经济联系
【3】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有(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理位置优越
③科技创新能力强
④重工业发达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5、黄河下游地区塑造的是( )
A.宁夏平原
B.黄土高原
C.河套平原
D.华北平原
6、造成我国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带来的优势影响有( )
A.交通方便,发展经济
B.有益于发展种植业
C.不易发生泥石流滑坡
D.有利于开展林业、开矿业、旅游业
8、读图,在同一时间,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人为规定
D.太阳在运动
9、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上游峡谷修建水库
B.在中游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C.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
D.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10、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了中国是( )
A.工业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B.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负责任的大国,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
11、台湾多发地震,是因为( )
A.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地形崎岖
C.人口、经济密集
D.地处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12、清晨,北镇一中的小王迎着朝阳去上学,而此时新疆的喀什却是繁星满天,读初二的买买提还在睡觉,这种情况说明我国( )
A.东西经度跨度大
B.海陆位置差异大
C.地形地势差异大
D.南北纬度跨度大
13、下列大洲之间以运河为界的是( )
A.南美洲与北美洲
B.亚洲与欧洲
C.欧洲与非洲
14、第二亚欧大陆桥是我国连接欧洲的一条洲际铁路,起点是连云港,终点是荷兰的_________;其中连云港到西安的铁路干线是______( )
A.阿姆斯特丹 陇海线
B.鹿特丹 兰新线
C.阿姆斯特丹 兰新线
D.鹿特丹 陇海线
15、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16、韩国与中国的山东、河北等地都盛产大白菜,原因是三地的气候都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下列称呼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北大仓
B.林海雪原
C.白山黑水
D.黄土地
18、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主要灾害是
A.干旱和洪涝
B.沙尘暴
C.台风
D.寒潮
19、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交汇在这里的铁路干线是( )
A.陇海线与京广线
B.京沪线与陇海线
C.兰新线与京广线
D.京九线与陇海线
20、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2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_______分布。
22、闽宁镇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见证了闽、宁携手,东西协作扶贫20年的历史。图1为福建省地形图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福州和银川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图文资料,对比两地差异,回答下列各题。
| 福建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位置 | 纬度范围在23.5°N——28°N之间,隔①________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 大部分面积位于②________(纬度)之间,深居③________,距海远。 |
地形 | 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④________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 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势⑤________ |
气候 | 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⑥________ | 气候类型为⑦_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差大。 |
河流 | 区域内河流为⑧________河 | 区域内主要河流为内流河。 |
23、我国降水最多地方在台湾的______,降水最少地方位于新疆的______盆地。
24、华北平原农业生产在春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对此可以发展 农业。
25、2010年第六次全国(除港、澳、台外)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6、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 ;目前,在我国实施的 工程中,将作为长江水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
27、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________山脉北麓,最后注入________海.
28、我国夏季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
29、东北平原的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 )熟;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
30、填出表中地形区名称。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读海南岛相关图文资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1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西南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下图)。
材料2海南岛旱季1月份最典型。下表为1月份东方与琼海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统计资料:
降水量(毫米) | 平均风速(米/秒) | 日照时数(小时) | |||
东方 | 琼海 | 东方 | 琼海 | 东方 | 琼海 |
7.6 | 31.4 | 4.2 | 2.4 | 179 | 116 |
(1)据图,海南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平原面积小。该岛屿的地势特征为____,推测该岛屿河流流向____
(2)干湿程度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关系。比较东方与琼海1月降水、风速、日照时数大小差异,可推测海南岛西南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主要原因。
降水:东方 ① 琼海,说明降水差异原因 ② ;
风速:东方 ③ 琼海,
日照时数:东方 ④ 琼海,推测气温东方 ⑤ 琼海,故蒸发量东方 ⑥ 琼海。
材料3海南岛铁路分布示意图(图左),海南岛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图右)。
(3)读图左,海南岛铁路分布规律是____,其分布关系最密切的自然要素是____(经纬度位置、土壤、地形、植被分布)
(4)读图右,海口的人口密度范围为____人/平方千米。简述海南岛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____。
(5)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海南岛的旅游旺季主要在____(6-8月,12月-次年2月),简要说明理由。____
32、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团队组织了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活动,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概括我国地势特征:____。
(2)甲图三条路线(a、b、c)中,研学期间到达的目的地炎热干燥的是____,经过地区地形最为平坦的是____,能够欣赏雪山连绵风景的是____。
(3)研学期间,①②两地的温差和冬季相比,温差____(较大/较小);如果想去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应该去图中的____(填序号)地,该地气温比③地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
(4)读乙图,两座城市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3、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邻国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2)海洋名称:a_____b_____c_____
(3)我国的两大内海是_____、_____。(填名称)
34、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 ,它是第____级阶梯和第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乙是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第____长河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平原,②是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____(地形),河流下游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 ,流速变慢,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 。
3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向干旱缺水的北方诸流域输水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要目标,这一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区,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12%,而水资源仅占1.5%。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2)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 。
(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计划从长江 游的扬州市江都段取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作主干线,通过13级梯级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取隧洞虹吸方式穿越 河,最终引水进入天津。中线方案计划从长江支流 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麓、太行山麓引水到北京。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