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根据这一趋势,预测我国未来将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劳动力素质低
B.人口总数急剧减少
C.人口总数快速增加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2、我国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大多数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它们生长的地区,这主要得益于( )
A.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
C. 季风气候显著 D. 特殊天气
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之一。河南省开封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下图示意开封市“地上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上河”河段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滑坡
C.洪涝
D.台风
【2】“地上河”的主要形成过程是( )
①泥沙淤积②河床高出地面③黄河下游水流缓慢④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3】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是( )
A.上游地区加固堤坝
B.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C.下游地区适度放牧
D.下游地区兴修水库
4、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盆地和丘陵 B.山地、盆地和丘陵
C.山地、高原和盆地 D.高原、平原和盆地
5、近年来,东北各地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效果显著,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要抓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为东北三省发展再注强心剂。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河湖密布,水田广布
【2】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综合性工业基地
D.高新技术产业区
【3】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A.便利的交通运输
B.十分广阔的市场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先进的科学技术
6、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下面图中表示青藏高原的是 ( )
A. B.
C.
D.
7、背靠珠江,水运便利,以广州、深圳、香港为工业中心的工业基地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珠三角洲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8、我们所在的地区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台风
C.水旱 D.泥石流
9、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在不断减少
B.我国人口基数大
C.人口已经停止增长
D.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10、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资源与生物资源性质相同的是( )
A.土地
B.天然气
C.石油
D.煤炭
1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 )
A.900平方千米
B.960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1000万平方千米
12、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你会不会突然的出现,“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是( )
A. 北方地区 B. 青藏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南方地区
13、当乌苏里江上洒满阳光时,帕米尔高原仍是满天星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大气变化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经度差异
1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生物资源 B. 气候资源 C. 水资源 D. 矿产资源
15、东海防空识别区总体在中国东海上空,是维护国家领空安全的防御性举措。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位于我国与下列哪个国家之间( )
A.日本
B.韩国
C.朝鲜
D.菲律宾
【2】该识别区( )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东半球
C.包括台湾岛在内
D.包括澎湖列岛在内
16、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 土地 B. 阳光 C. 水和水能 D. 钢材
17、对我国高科技术产业描述错误的是
A. 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B. 发展慢,贡献大
C. 国家级高新产业基地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
D. 在北京中关村最早出现
18、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导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分别是指( )
A.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农业 B.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C.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 D.国防、交通运输业、高新技术产业
19、某同学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了很多照片,他想为照片配一些文字说明,下面可供选择的是( )
A.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
20、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水资源
C.煤炭资源
D.风能
2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 ,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
22、我国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居世界 。
23、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
2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西北地区因干旱主要发展____农业,青藏地区由于高寒主要发展_____农业。
26、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________水和浅层________水.
27、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的盆地是______。
28、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________,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质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严重,暴雨来时,大量泥沙被冲进黄河,在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______________”。
29、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东北部的_________,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8毫米。
30、我国共有________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 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3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区域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2)图中②区域的代表植被为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这是因为这里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1月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
(3)图中区域④与其它地理区域分界线的确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
(4)图中①③两区域的分界线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似,与我国季风区和____区的分界线相似,确定该分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
(5)界线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与____(山脉)、____(河流)一线分布大体一致。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
32、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界线以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分界B是____河。
(2)图中甲地区的油料作物是____,乙地区的熟制是一年____熟。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属于京广线的是____。(填序号)京广铁路连接了我国北方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南方的____工业基地。
(4)重庆的刘帅在包头工作,单位派其坐火车去北京拿材料,然后去上海学习,刘帅先到北京,感受到了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____中心。然后到达上海,其简称为____。
(5)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以发展淡水渔业为主
B.乙——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丙——以发展林业为主
D.丁——开辟梯田,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6)下列由秦皇岛港运往海口的货物,不可能的是( )
A.小麦
B.苹果
C.甘蔗
D.煤
33、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
材料2:环渤海经济圈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 人口 | 国民生产总值 | 水资源 |
约占全国比例(%) | 17.5 | 26.2 | 3.54 |
材料3:2011年6月由于美国康菲渤海蓬莱油田发生石油泄漏,累计造成5500平方千米海水受到污染.
(1)读材料1,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津、 (写简称)、辽、鲁等五个省级行政区.
(2)读材料2,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试分析导致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人为原因。
(3)读材料3,海洋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为了保护“蓝色国土”,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C.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量开采 D.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
(4)试分析B、C两大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
3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一中的D地所在地区自东向西干湿区的变化依次是半湿润区、__________区和干旱区,说明该地区降水自东向西逐渐______________。我国干湿地区中,自贡属于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二分析,A、B、C三地都属于________气候,三种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ABC三地中,自贡的气候与______________处相同,为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
(3)A、B、C三地的降水主要集中________季,原因是此季节三地主要受来自________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___________季风影响。
(4)由于夏季风不稳定,使得我国_________灾害频繁,影响农业生产。夏季风弱北的年份易出现南_____北____,解决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
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从连云港到兰州的铁路线名称_______。
(2)图中铁路线②是_______线
(3)图中①、③两个铁路枢纽城市是_______、_______。
(4)纵向铁路与长江相交处的城市A、C分别是_______、_______。
(5)图中E为四川的攀枝花市,该市位于长江的_______游地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