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地理事物,与北方地区有关的是
A. “沙漠之舟”、“绿洲” B. “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C. “聚宝盆”、“高原之舟” D. “黑土地”、“北大仓”
2、在地球上最湿热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3、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其根本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
B.计划生育政策成效不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4、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A.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B.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上也存在诸多病症,请同学们一起“把脉”,并“对症下药”。结合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海”是指(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
C.加固大堤
D.南水北调
6、我国人口的突出的特点是
A. 东南多,西北少 B.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 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少 D. 人口基数不大,但增长快
7、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正确的是( )
A.横断山区——牧业
B.青藏高原——渔业
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
D.东北平原——种植业
8、近几年来,少数民族村寨能够吸引更多游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优美
B.文化古迹众多
C.独特的民俗风情
D.古老的村寨建筑
9、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包括 ( )
A. 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 B. 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
C. 江苏省北部、浙江省南部、上海市 D. 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市
10、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
A.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亚洲东部,北冰洋西岸
D.亚洲西部,北冰洋东岸
11、东北兴安岭山地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新修筑的铁路进入林区后,林区人民高兴的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说明( )
A.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C.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D. 林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2、关于我国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我国各地普遍高温
B.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C.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D.我国有一小部分地区位于寒带
13、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但有两个国家位于南半球,它们是( )
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新西兰④英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4、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北地区人口少
B.内陆地区人口多,沿海地区人口少
C.山地、高原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
D.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多,交通发达的地区人口少
15、地坑院是我国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就是在地表面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下图为地坑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建地坑院需要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土壤深厚
C.岩层松碎
D.千沟万壑
【2】地坑院最可能出现的省区是( )
A.浙
B.川
C.豫
D.贵
【3】相对于地表修建房屋,修建地坑院的优点是( )
A.成本低廉
B.排水性好
C.光照充足
D.耗材料少
16、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才强国”,需要( )
①宣传“三胎”政策 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③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④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诗人余光中《乡愁》里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湾浅浅的海峡是指( )
A. 琼州海峡 B. 渤海海峡
C. 台湾海峡 D. 白令海峡
18、黄土高原是世上最大的黄土维积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图一中的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A. ①太行山、②乌鞘岭, ③秦岭、④长城
B. ①秦岭、 ②太行山、 ③阴山、④鸟鞘岭
C. ①鸟鞘岭、 ②太行山、③阴山、 ④泰岭
D. ①太行山、 ②阴山、 ③、鸟鞘岭、 ④泰岭
19、读“我国部分地区略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两省区的简称分别是鲁、冀
B.③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太原市
C.④所示的是我国内海——黄海
D.①②③三省区都是以历史地名为简称
20、我国共有( )
A.55个少数民族
B.56个少数民族
C.54个少数民族
D.66个少数民族
21、我国共有_____个少数民族,其中___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地区。
22、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_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______。
23、著名的东北三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貂皮。
24、国家从______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2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表示的干湿地区名称:A ,B ,C ,D 。
(2)A与B干湿地区分界线大体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B与C干湿区分界线大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
26、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____省和辽宁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长白山地的东南方有图们江和____流过,这两条河是我国与____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北部的____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27、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____,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____。
28、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级。
29、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 )居第三位。
30、长江三角洲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和________是杰出代表。
3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云上环球模拟旅游。下图是模拟旅游线路图,完成问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济南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_____洋、B_____运河、C_____洋、
D_____洲、E_____运河、F_____洋,最后回到济南。
(2)在旅游线路上有很多独特的自然现象,请解释下列现象。
现象: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原因: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是_______,由于________运动抬升为山地。
(3)关于图中地中海面积将发生的变化及变化原因,叙述正确的是_____(选择)
A.地中海面积将变大----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作用
B.地中海面积将变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作用
C.地中海面积将变小----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作用
D.地中海面积将变小----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作用
32、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地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开采可燃冰。2017年7月9日14时52分,可燃冰的试采井在连续60天稳定产气后正式关井,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人均量和世界的对比情况。
类别 |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 人均量与世界均值之比 |
土地资源 | 第3位 | 1/3 |
森林资源 | 第6位 | 1/5 |
年径流量 | 第6位 | 1/4 |
探明矿产总量 | 第3位 | 1/2 |
(1)我国下列地形区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东南丘陵
(2)读材料二,回答我国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
(3)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了全国92%的耕地和林地,但是目前我国耕地的形势非常严峻,后备耕地不足,对于耕地的保护也十分重要,针对耕地我国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及沿36°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呈__________状分布;河北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上。
(2)图甲中F山脉是________。该山脉北侧是________盆地,南侧是________盆地。
(3)图甲中山脉B是________,是图乙中第____级阶梯和第____级阶梯的界山;该山脉东侧的地形区主要是________。
(4)图甲中山脉G北侧河流(黄河)最显著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___。
3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主题:我国局部不同省区的地理特征差异
资料一由于秦岭、淮河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资料二黄河每年挟带10多亿吨泥沙进入下游,其中4亿多吨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长江流域的湖泊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具有调蓄水资源、调节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1)地理位置:写出我国的两个内海名称;判断我国的纬度位置。
(2)河流水文特征:分析黄河水文特征;写出长江中游地区我国最大淡水湖的名称,分析近年来该地区退耕还湖的积极意义。
(3)大型水利枢纽:写出黄河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分析两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5、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如图1)和“人口密度图”(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个省区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填省区名称)
(2)山脉①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山脉②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
(3)图2中的人口地理界线是________一线。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以________为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