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图左青藏地区略图、图右我国在亚欧大陆的地理位置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
B.海拔高,光照强
C.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降水少,气候干燥
【2】暑假中乘火车从青岛到拉萨旅游,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理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带上厚衣服—当地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
B.备个氧气罐—当地空气稀薄,容易缺氧
C.查交通路线图—经青岛港乘坐轮船通过海运直达拉萨
D.熟悉藏传佛教的教义—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习俗
【3】参考图,假设青藏地区没有高大的高原和山脉,而是低缓的丘陵和广阔的平原,那么这种地形变化会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
A.大陆性增强
B.降水增多
C.温差增大
D.干旱区面积增大
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
A.山西 B.甘肃
C.云南 D.新疆
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 黄河 B. 澜沧江 C. 黑龙江 D. 塔里木河
4、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 )
A. 吉林 B. 云南 C. 内蒙古 D. 山西
5、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下图为我国边疆四省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省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这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
A.①省区地处我国华北平原
B.②省区气候湿热盛产稻米
C.④省区是蒙古族的聚居地
D.③省区少数民族数目最多
6、以下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③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7、江苏省淮安市修建全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纪念碑,让游客一脚横跨中国南北的同时,将南北的地理、气候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转化成普通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纪念碑位于淮河附近
B.纪念碑往南选栽落叶树种,往北选栽常绿树种
C.纪念碑往南建坡度较小的泥土房,往北建坡度较大的砖瓦房
D.纪念碑往南交通标志是马车,往北交通标志是帆船
8、我国冬季风的特点是( )
A.雨热同期
B.冬冷夏热
C.寒冷干燥
D.温暖湿润
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指的是( )
A. 唐古拉山脉和东海
B. 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C. 喜马拉雅山脉和东海
D. 昆仑山脉和渤海
10、我国地势特点的示意图(如下图),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下列货物的输出,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不正确的是( )
A.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到广州选择航空运输
B.十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南京选择公路运输
C.十万吨煤炭从秦皇岛到上海选择海运
D.五十万吨钢材从重庆运往昆明选择铁路运输
12、关于世界降水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世界降水均匀分布
C.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13、读“黄河剖面示意图”,图中景观一般出现在 (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源头
1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生物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水资源 D. 气候资源
15、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其中位于中俄边境的端点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6、2021年3月23日,重型货轮触底搁浅于苏伊士运河。据统计,全球12%的贸易途经苏伊士运河,每年有超10亿吨的货物途经苏伊士运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伊士运河堵塞,受影响最大的是( )
A.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货物运输
B.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的货物运输
C.大洋洲和非洲之间的货物运输
D.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货物运输
【2】苏伊士运河堵塞可能导致( )
A.运河失去实用价值
B.北极航道全线开通
C.全球贸易受损
D.全球航空受损
17、读河西走廊地区示意图,下列关于河西走廊说法正确的是( )
A.河西走廊的“河”指的是黄河
B.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南
C.有我国著名的文昌卫星发射基地
D.这里的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降水
18、据报道,2018年国庆假日延边州共接待游客247.93万人,游客在“金达莱朝鲜族民俗村”最可能看到的表演是( )
A.赛牦牛
B.射箭
C.长鼓舞
D.孔雀舞
19、河源地区的文化主要属于( )
A.客家文化
B.广府文化
C.潮汕文化
D.华侨文化
20、下列自然景观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椰岛风光 B. 林海雪原 C. 水乡春色 D. 河湖密布
2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_______,夏季全国普遍__________。
22、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
23、中国共有_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_____族的人数最多。
24、浙江省的简称是____,行政中心是____。
25、读图,完成下列填空:
主要地形区:A____山脉,B____山脉,C____平原
河流:a____河、b____河、c____河
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域:①____、②____
地形地势特点:以____、____为主;____高,____低
河流流向:自____向____流
26、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经过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铁路线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本线路上两个主要铁路枢纽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 ,人均占有量较 。
28、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国家的名称。
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岛屿或海域的名称。
岛屿: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海域: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9、我们的家乡江津地处 地区(南方/北方),属于 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 以上。
30、将下列描述与图A,B,C,D四地配对
①年降水量400nm以下,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②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③黑土地,黄土地为主,植被以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④青藏高原以东,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1、图为“我国东部地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____、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2)京沪高速铁路南北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____基地和长江三角洲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____基地。
(3)京沪高速铁路途经的地形区有( )(单选),其跨越了两个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气候和____气候。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32、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及“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的____季风(风向)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特点是____。
(2)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中在____季。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因此,金昌市的气候类型是右图中的④____气候。
(3)右图中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②____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季风气候分布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4)右图中②③两种气候类型以____(山脉)——____(河流)为分界线,其大致与1月____等温线一致。
33、在下列表格中填出表中各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34、作为中学生,准确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基本国情很重要。下图为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及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陆地面积约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与14个国家相邻,其中A是___(国家)。我国的两个内海分别是B___和C___。
(2)对比我国和蒙古、菲律宾的海陆位置,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结合“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并简述其对河流产生的影响。
(4)我国幅员辽阔,同一时间各地气温差别很大。由“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可知,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___(大/小),最低温出现在___。我国东部地区,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走向大致呈___方向,说明影响我国东部冬季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这里发展了河西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高度的古代文明。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区域。
(1)河西走廊位于我国____省,____山脉北麓,____(地形区)以南,位于____河以西,因其形狭长形似走廊而得名。
(2)河西地区的绿洲农业离不开灌溉水源,该地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于____。
(3)简要分析该地区城镇、铁路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