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四川省
C.青海省、甘肃省
D.西藏自治区、甘肃省
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广,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B.东部临海,便于发展海洋渔业
C.邻国众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D.位于寒带地区,光热不足
3、长江发源地及注入海洋是( )
A.巴颜喀拉山 渤海 B.唐古拉山 黄海
C.唐古拉山 东海 D.巴颜喀拉山 南海
4、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读我国近十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年我国人口( )
A.总量持续增长
B.总量波动较大
C.2022年出现负增长
D.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2】我国人口政策多次调整,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杜绝人口负增长现象
C.调整人口性别差异
D.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协调
5、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 )
A.国家、首都、省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省、地、市 D.省、县、乡
6、关于下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B.②为东北平原,黑土广布
C.③为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D.④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7、读“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自西向东注入( )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集中在(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上游和中游
【3】关于长江和长江流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无结冰期
B.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美称
C.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D.长江上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与中下游地区无关
8、台湾地区被世界银行认定为高收入经济体,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的经济发展历程按先后顺序可排列为( )
①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②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③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9、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10、我国正逐步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西多东少
B.人口地理分界线为黑河一腾冲线
C.人口老龄化已解决
D.多集中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11、读“中国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完成下面小题。
【1】读上图分析,我国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东西高,中间低
D.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2】我国地势特征对水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
B.河流从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C.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
D.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12、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图示山区适合种植
A.苹果 B.椰子 C.茶树 D.甜菜
13、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水电站是( )
A.万家寨 B.龙羊峡
C.小浪底 D.青铜峡
14、2023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自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的调整。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0.6%
B.0.6%
C.-0.6‰
D.0.6‰
(我国的人口问题)
【2】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突出
B.2022年,我国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AB线为我国主要人口界线,从黑龙江省漠河到云南省腾冲,人口东南多西北少
D.近10多年来我国逐步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
15、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全球陆地与海洋的比例约2:8
C.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无论南北半球均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6、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 ( )
A.930万平方千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970万平方千米 D.990万平方千米
17、我国人口密度“东密西疏”,其中的划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漠河—腾冲一线
C.黑河—腾冲一线
D.大兴安岭—雪峰山一线
18、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完成下面小题。
【1】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北京有一批急救药品要尽快运往灾区,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海洋运输
【2】当灾害发生时候,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地震来临,快从楼上跳下去!
B.海啸来了,快去看呀,太壮观了!
C.台风来了,广告牌下避风观景,一举两得!
D.泥石流来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跑!
19、图中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C.对乌江调蓄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蓄能力减弱
20、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我国是资源大国,目前没有资源使用压力
C.我国夏季降水多且集中,有时还造成洪涝灾害,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不缺水
D.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贫乏,水土分布不协调
21、中国的高原面积广大,以 高原 高原 高原 高原最为著名,这四大高原各具特色,地貌各异.
22、我国三大平原分别是东北平原,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3、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_________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4、长江发源于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海。
25、我国陆地面积为 平方公里,伟大的首都是北京。
26、我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区,南方耕地以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
27、读“长江水系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
①_____________(海域)
(2)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_____________游,我国在长江干流上已经开发建成的水电站C是_____________。
(3)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A 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8、我国最北的乡是____乡,我国最南的城市是____市。
29、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 。
30、香港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港,澳门经济支柱产业是_________。
31、读图“环渤海湾经济圈略图”,完成相关要求。
环渤海高铁计划在2021年底完工通车,高铁将串起威海、烟台、潍坊、东营、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地,环渤海高铁的建设使得该地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整合,助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实现了区域之间经济的内在联系。
(1)环渤海经济圈分布着我国两大工业基地,试说明该两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两条)
(2)环渤海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____,该中心发展高新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3)制约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环渤海高铁建设对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32、读湖南省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湖南因大部分地区地处A________湖以南而得名。
(2)湖南地形以________、丘陵为主,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地势较低;A湖附近的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粮食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
(3)湖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风景名胜区与家乡张家界有关的是_____。
A.岳阳楼 B.武陵源 C.崀山 D.岳麓山
(4)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下列美称与其有关的是_____。
A.石油宝库 B.聚宝盆 C.有色金属之乡 D.黑土地
3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②代表 界线。
(2)黄河、长江都发源于 高原,最终均注入 洋。
(3)读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可判断我国地势特征是 、 ;图中的地形区A 盆地,B 平原。
(4)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34、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2)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 。
(2)A处的自然景观 ,B处的自然景观是 ,C处的自然景观是 。
35、浙江某中学师生想利用暑期组织研学旅行,游览祖国河山,探索自然奥秘。请你结合下面提供的图文资料,帮助他们完成系列问题。
(1)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
A.①区域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B.②区域山岳纵横,冰川广布
C.③区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D.④区域居民的主食是米饭
(2)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下列“身份”符合①区域的是____。①季风气候区②非季风气候区③地势第一级阶梯④地势第二级阶梯⑤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3)沿甲、乙、丙、丁四条路线做的地形剖面图,与如图乙相符的是____。
(4)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能从线路____得到充分的体现。
(5)丁线组发现黑、吉两省是全国“中央储备粮直属库”最多的省份,请简要分析原因。____。
(6)丙线组在壶口瀑布感受了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势。根据如图丙信息,黄河在流经____段时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____。
(7)乙线组到达青藏地区后发现,该区域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____。
(8)甲线组在研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