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不是地质灾害的一项( )
A.地震 B.干旱
C.滑坡 D.泥石流
2、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当下的雾霾主要重灾区.雾霾天气导致交通事故高发、高速封闭、飞机停飞等,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交通出行,而且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分析该地区形成雾霾天气的地理因素( )
A.该地工业发达,高污染企业少
B.地处北方地区,生活生产用煤量小
C.人口密集,机动车多,废气排放量大
D.城市建设广布,无扬尘危害
3、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郑州——钢铁工业 B. 洛阳——电子工业
C. 平顶山——煤炭工业 D. 开封——石油工业
4、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 )
①结冰期较长 ②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③水流含沙量大 ④降水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乙
B.①、②均在北半球、西半球
C.②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W)
D.当太阳直射②地时,北京树木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
6、2020年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被再次强调。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国最可能是( )
A.南非
B.美国
C.巴西
D.埃及
【2】上图表明,以下与甲国经济特点不符是( )
A.高消耗
B.高消费
C.产业以农业为主
D.经济高度发达
【3】要实现碳中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
B.发展火电
C.发展风(能)光(能)产业
D.节能减排
7、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
A.黄渤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北部湾沿海渔场 D.南海渔场
8、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地区 B. 东南部沿海 C. 南部地区 D. 热带雨林地区
9、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下列关于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位于我国温度带的热带
B.澳门与我国经济特区深圳市相邻
C.香港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D.澳门比香港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回归祖国晚
10、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从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判断该省为( )
A.江苏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吉林省
D.四川省
【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 )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1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精彩绝伦,诗中的姑苏城是今天的江苏苏州。那么江苏的行政中心是( )
A. 南京 B. 东京 C. 西宁 D. 北京
12、《长江之歌》中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的歌词。你能从这几句歌词中体会到长江的哪些基本特点( )
①发源地地势高;②春季水量上涨;
③向东流人东海;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高铁的运营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下列关于高铁影响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和其他城市间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B.会更加方便人们出行
C.会改变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D.会取代其他各种运输方式
1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A. 重庆 B. 武汉 C. 南京 D. 吐鲁番
15、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我国气候资源一大优势的是
A.夏热多雨
B.春寒干燥
C.冬季严寒
D.秋季多风沙
16、你知道下列春联中描述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吗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A.安徽省、广东省
B.河南省、江苏省
C.江西省、福建省
D.湖南省、湖北省
17、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
B. 水田主要分布南方和北方
C. 旱地主要分布在北方
D.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18、我国云贵高原的形态特征是( )
A. 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B. 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C.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D. 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19、下列自然灾害是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台风 B.洪涝 C.滑坡 D.干旱
20、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正式通车,线路穿越西湖、黄山等7个5A级风景区和50多个4A级风景区,及十几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桥隧比高达87.6%。下图为“杭黄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杭黄高铁不沿直线布局,而是绕成“Z”字形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时速,增加安全系数
B.保护生态,减少景区干扰
C.减缓坡度,降低建设成本
D.连接景区,带动经济发展
【2】杭黄高铁桥隧比很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起伏
B.城镇分布
C.科学技术
D.河流阻隔
【3】杭黄高铁在平原地区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21、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______”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22、读我国地形图,完成下列填空。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高原:E______,F______,G______。
盆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平原:⑤______,⑦______。
23、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_______,呈现出大分散、_____的分布特点。
24、比较我国地形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选择合适内容的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①中温带②暖温带③亚热带
④干旱区⑤半湿润区⑥湿润区
地形区
| 温度带
| 干湿区
|
东南丘陵
|
|
|
华北平原
|
|
|
准格尔盆地
|
|
|
2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并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它们分别是__、__、__、__.
26、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____地区。字母BDA从东向西,沿途所在的植被景观以此为____,荒漠草原、____。导致的原因是______
27、2005年10月,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改写了我国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没有铁路的历史
A. 青海 B. 四川 C. 新疆 D. 西藏
28、长江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的美誉。
29、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 之称的青藏高原。
30、我国地大物博,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________,自然资源总量________,种类________,是一个资源________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_位。
31、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在A、B、C、D四个处区中,最早看到日出的是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
(2)山脉①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之一的山脉,它的东侧是____(地形区),西侧是____地形区);山脉②是我国东西走向的昆仑山,其北侧有我国最大盆地____,其南侧是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
(3)右图中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是____一线。从图上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
(4)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32.2%,出现“银发潮”,即人口老龄化严重。这种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____。
32、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蒙古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图中数字代表蒙古的是____(填数字)。
(2)图中②为____(填国家)与我国隔南海相望,我国与岛国②和内陆国①相比较,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
(3)图中纵横二条铁路线,他们相交汇的城市A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____。
(4)新亚欧大陆桥是从江苏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的国际化铁路交通干线,简称“一桥”。在中国由____铁路和____铁路组成,沿途自然景观差异大,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过渡,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纬度或海陆或地形)。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有一定的特色。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
①_______工业基地,②_______工业基地,③_______工业基地,④________工业基地。
(2)连接②和④工业基地的M铁路干线的名称是_______线。该铁路干线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交通大动脉,依次贯穿北京、_______、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个省级行政区。
(3)试分析①工业基地形成的原因。
(4)目前,四大工业基地都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为使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请你提出建议。
3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____高原,都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____填“上游”或“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2)图Ⅰ中两条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
(3)图Ⅰ中C是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水利枢纽。
(4)图Ⅰ中D是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D城市以下河段的水文特征是____。
(5)图Ⅱ中显示的现象主要发生在黄河____(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
3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2018年4月下旬,习总书记考察了长江沿岸地区,重点了解了湖北的长江航道整治、荆江堤防以及武汉等城市的发展状况。图1为长江局部水系图和部分省区示意图,图2为荆江治理示意图,
(1)我们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开篇时总能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指长江总体的流向是 ,最后注入 洋。
(2)据图1可见,长江支流众多,流经湖北省境内的重要支流①是 (填河流名称);我们查阅历史资料发现,正常年份洪涝灾害少,主要原因是 。
(3)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根据图中水电站的分布情况判断,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干流的 (上/中/下)游河段。
(4)图2中对河道过度弯曲的治理措施是 。
(5)简要分析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重要支点城市的有利条件。(可以从自然环境、工农业基础、交通、市场以及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