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
A.高山族 B.蒙古族 C.回族 D.傣族
2、2022年5月11日—13日,广东省发生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多地气象部门发布最高暴雨预警,当地中小学因此停课。完成下面小题。
【1】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当地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泥石流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2】暴雨来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及时关好门窗②携带雨具外出玩耍
③不贸然涉水④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气候的异常变化会直接造成( )
A.洪涝、干旱
B.火山爆发
C.地震
D.泥石流
4、下列对台湾省描述正确的是( )
A.台湾物产丰富,有“海上米仓”、“天府之国”、“水果之乡”的美誉
B.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C.台湾岛气候具有很强的季风性,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D.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多火山地震的地区
5、我国三大能源种类不包含下列哪一项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液化气
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我国纬度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B.我国全部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C.我国小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
D.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好
【2】当乌苏里江迎来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依然是黑夜,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西跨经度多
B.海陆位置差异大
C.南北跨纬度广
D.东西地形差异大
【3】与我国海岸相连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秋粮丰,仓廪实,人欢喜”,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平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大豆
C.水稻
D.花生
【2】华北地区农业生产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种植水稻
B.劳动力短缺
C.农业生产水平低
D.耕地集中连片
【3】在2018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海水稻和杂交水稻等一起被“点赞”。这是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海水稻研发中心技术团队再一次被肯定的表现。该团队研发成果表明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A.推广生态农业
B.走科技兴农的道路
C.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推广
D.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8、倡导“低碳生活”有助于环境保护,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电脑不用时也长时间开机
B.多乘私家车,少乘公交车
C.购物时,多使用环保布袋
D.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
9、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 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内蒙古高原东部属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10、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美誉的河流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淮河 D. 黑龙江
11、在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我国易出现的实情是
A. 南方旱、北方涝 B. 南方涝、北方旱 C. 南方北方都旱 D. 南方北方都涝
12、下列节日中,我们学校操场上正午旗杆影子最短的是(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七一建党节 D.八一建军节
13、我国汉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 )
A. 90%
B. 91.5%
C. 92.5%
D. 93%
14、读以下四个城市降水和气温柱形图,由南往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15、读”我国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
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D.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16、热带滨海地区,常见的食材为
17、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 ( )
A.黄河源头
B.黄河上游
C.黄河中游
D.黄河下游
【2】形成该图所示景观的原因是 ( )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
18、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不包括( )
A.崩塌
B.暴雨
C.滑坡
D.泥石流
19、图中四条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夏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是
A.马来西亚 B.越南
C.菲律宾 D.韩国
21、香港著名的大学有 大学 大学等。
22、我国四大盆地中柴达木盆地被称为是“ ”。
23、哥斯达黎加致力于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国家。下图为哥斯达黎加等高线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⑨______⑩______
24、我国东部濒临 (大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的 。
25、中国东临_______,大部分在_______带,一小部分在_______带,陆地面积约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_位。
26、南方地区气候是________________,农田多以_________为主,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等为主。
27、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28、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北京的李明和洛杉矶的王朗相约今年暑假乘船去伦敦游玩,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各自的计划,李明说他将提前出发,中途去新加坡和A国游玩;王朗说他也要在B群岛上停留一周时间。他们相约在伦敦街头的某个地理标志处会合。
(1)图中A国是 ;B群岛是 。
(2)李明在A国游览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请你写出其中一处 ; 李明在A国见到的宗教筑以 教的建为最多。
(3)李明在新加坡旅游后继续前行,首先经过著名的 海峡,来到印度洋,他到达A国首都前,轮船从一个运河经过。王朗也同样经过了一个运河,其名字是 。他们此行经过的共同的大洋是 。
(4)王朗在B群岛最大国家参观了农场庄园,他最可能参观的是 。
A.甜菜园 B.枣椰园 C. 香蕉园 D.小麦园
(5)两人约好在伦敦的会面的地点为 。
A.东西半球的界线标志处 B.南北半球的界线标志处
C.东西经度的界线标志处 D.热带与温带的界线标志处
(6)在伦敦时,李明感觉伦敦白天没有北京热,日夜温差比北京小,其原因是 。
29、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建筑用地等。
30、我国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和 .
31、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完成问题。
(1)甲图的意思:人口增长使得 面积缩小了。
(2)乙图的意思是:人类滥伐森林,导致 面积会逐渐扩大。
(3)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 ___(地形),南方以___(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北方以___(土地利用类型)为主。大致以 一线为界,该界线与1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及 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除了图中所示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2、吉林、福建以粮食合作为纽带,开展合作。阅读资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是 0.93 公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耕地面积分布不均,造成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异常艰巨,粮食输入大省通过跨区域的粮食合作缓解本地粮食不足问题。
材料二:2005年起,福建省与粮食主产省共同主办每年一届的“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到 2021 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七届,吉林省已经连续 17 年参加粮洽会,两省已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两省以粮食合作为纽带,在病虫害防灾减灾、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
材料三:福建、吉林两省土地利用比较图表。
| 基本概况 | 土地利用类型(单位:万公顷) | ||||
纬度范围 | 面积(万 k㎡) | 人数(万人) | 耕地 | 林地 | 其他 | |
福建 | 23.5°N-28.5°N | 12.4 | 4154 | 93.2 | 876 | 269 |
吉林 | 41°N-46°N | 18.7 | 2407 | 749.8 | 881 | 255 |
(1)下面不可能是吉林大米产地的河流流域是( )
A.图们江
B.黑龙江
C.松花江
D.辽河
(2)吉林省盛产优质大米与其拥有丰厚肥沃的寒地____土有关。
(3)与吉林省相对比,福建省的纬度位置优越性表现在____。
(4)结合表格分析福建省粮食自给率低的原因是____。
(5)两省____(土地利用类型)占比都最大,在卫星遥感监测病虫害、灾害等方面合作较多。
(6)两省利用差异化的旅游资源,开展“交换冬天”旅游活动,福建游客冬天来到吉林发现当地传统民居窗小、墙厚,请你解释原因。
3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省区名称:B____、C____;省区简称:A____、D____。
(2)与B接壤的内陆国是____,D省与陕西省的分界线是____。(河流名称)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____。(填字母)
(4)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省,____位于黄土高原上。(填字母)
34、读“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填地形区);A_________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简称)。
(2)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东西距海远近不同,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3)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②处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__________________,有“塞上江南”之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4)吐鲁番盆地居民长期使用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人们在有水源的地方,发展富有特色的________(填“河谷”或“绿洲”)农业;该地区农产品品质优良,尤其以瓜果闻名国内外,请写出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北地区的农业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5、暑假期间,某学习小组对我国漠河、上海、海口和吐鲁番四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到以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气候资料判断,其中代表上海的字母是____,代表吐鲁番的字母是____
(2)四城市1月份平均气温差异大,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____
(3)四城市7月份平均气温差异小,说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____
(4)B、C、D三城市在降水分配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说明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受____季风的影响显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