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①交通便利 ②矿产丰富 ③劳动力充足 ④土地肥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粤港澳大湾区适宜重点发展( )
A.钢铁加工业
B.服务和轻工业
C.飞机制造业
D.石油加工业
【3】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作用是( )
A.方便市民出行
B.缓减市区交通堵塞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实现产业迅速迁移
2、下列对上海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是全国的文化中心②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③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④是国际金融中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4、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位于( )
A. 四川 B. 安徽 C. 辽宁 D. 湖北
5、2020年11月20日长春地区受冻雨天气影响,路面有积雪或结冰,部分树木折断。下列关于冻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质灾害②气象灾害③影响居民出行④破坏林业生产⑤引发泥石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6、“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这首诗赞美是扬州市花( )
A.茉莉
B.芙蓉
C.琼花
D.牡丹
7、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控制水污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下列属于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是
①石油、天然气 ②淡水 ③太阳能 ④水能 ⑤耕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9、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 )
A.亚欧大陆的西部,东部深入大陆内部
B.西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C.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
D.亚欧大陆的南部,南部濒临太平洋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数区,每个省级行政区城单位都有自己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据此完成问题。
【1】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蒙—呼和浩特
B.上海市—沪—上海
C.陕西省—晋—西安
D.云南省—滇—大理
【2】下列各自治区中没有邻国的是( )
A.新
B.桂
C.藏
D.宁
【3】我国最西部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A.新
B.桂
C.藏
D.云
11、下列有关我国地形类型与其特点对应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C.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D.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沃野千里
12、读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 )
A.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B.科技创新力增强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我国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鲁、冀
B.冀、鄂
C.豫、川
D.鲁、粤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北多南少
D.内陆多沿海少
【4】甲省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气候湿热
C.森林茂密
D.高寒缺氧
【5】继“二孩”政策后,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正式定调“放开三胎”。其目的不包括( )
A.进一步优化我国人口政策
B.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C.缓解人口老年化问题
D.解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6】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ll%;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和西部 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④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以下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 泥石流 B. 崩塌 C. 滑坡 D. 洪涝
14、“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期间,北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北海清波浮画舫,香山红叶染霜天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5、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针对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堆采取了台阶式平整治理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如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环境作用是( )
A.减少噪音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吸烟滞尘
【2】护坡挡墙主要的作用是( )
A.降低坡度
B.阻挡水流
C.减少地震
D.保护坡体
【3】废石堆治理过程中,当地选用牧草而不是野生杂草,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B.降低成本
C.美化环境
D.发展牧业
16、中国各民族分的特点是:
A.大聚居,小杂居,交错居住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大散居,大聚居,相互交错 D.分散居住
17、下列四个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
A. 南美洲北部 B. 非洲北部 C. 大洋洲东部 D. 欧洲西部
18、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汉族全部在北方,少数民族全部在南方
B.汉族全部在东部,少数民族全部在西部
C.均匀分布
D.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9、我国冬季气温的显著特点是( )
A.南北温差大 B.全国普遍高温 C.南北温差不大 D.全球最冷
20、“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上也存在诸多病症,请同学们一起“把脉”,并“对症下药”。结合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海”是指(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
C.加固大堤
D.南水北调
21、中国政府于1997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
22、西双版纳是以 为主,特征表现为 。
23、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
2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5、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山脉北麓,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________ 海。
(2)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段,地势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________ 平原和________平原。
(3)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填字母)。
(4)针对黄河不同河段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同。在黄河上、中游,主要是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在黄河下游,主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6、长江的最上源叫 ,黄河的最上长源叫 .
27、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8、三大平原各有什么特点?东北平原(以肥沃的 著称,面积最 )、华北平原(也称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 ,湖泊 ,被称为“ 之乡”。)东南丘陵( 土地)。
29、我国陆上国界长达________,陆上邻国共有________个。
30、我国的内海是 和 .
31、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1)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供应上海 | ①铁路 |
(2)50万吨化肥从兰州运往乌鲁木齐 | ②管道 |
(3)北京的一箱急救药品运往兰州 | ③航空 |
(4)从武汉到九江旅游,欣赏长江风光 | ④公路 |
(5)兰州郊区的鲜花运往兰州市区 | ⑤河运 |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32、读下图回答问题。
(1)A山脉的冰雪融水是我国最大内流河——_________河水源之一。
(2)山脉B的走向是____________。
(3)山脉C的西侧地形区是_________。
(4)山脉D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温度带)。
(5)山脉E是我国地势第____和第______级阶梯的界线山脉。
(6)山脉F是________山脉,其与____河所连成的一线可以把我国的外流河分为南方河流和北方河流,同时这一线也大致是我国干湿地区中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7)G是_______________(山峰),其所处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
(8)H山脉位于____和_____(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之间的。
33、读下图“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国家:字母A是____,B是____,C是____。
海洋:数字①是____,②是____。
(2)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____。
(3)图中甲所在的区域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上。
(4)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西的是____(简称)。
(5)重庆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气候类型属于____。
34、读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黄河的流向是______,它们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其中_______ 是我国第一长河。
(2)两条河流中冬季有结冰期的是______
(3)图中黄河干流A、B、两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的是________。
(4)我国的长江流域内降水丰富,在______(上、中、下)游处落差极其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5)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治理的主要措施有______。
35、图1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示意图”,图2为“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____(多样/单一),其中耕地、林地比重小,可供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____(充足/不足)。
(2)我国耕地(旱地、水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____,这里水资源多为多水带和____带;我国西北部主要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为____和沙漠、戈壁等,该地区大多为____气候。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
(4)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地(耕地)矛盾”、“人水矛盾”日益增加。请从“人地矛盾”或“人水矛盾”中任选其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____。(至少写出两项措施)
邮箱: 联系方式: